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7篇
交通运输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铁路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业务流程出发,针对传统施工组织进度管理中人工手段分析结果不准确、效率低等缺点,提出了建设铁路工程施工组织形象进度系统,通过形象进度信息化解决现阶段存在的缺点。文章对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应用功能进行详细设计,逐级分解整个工程项目的任务结构,建立了各专业图标图例,通过采用SVG技术及进度推演计算方法实现施工组织形象进度管理,并对系统中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论述。系统在多个在建铁路项目中试点应用,实现了施工组织信息化和形象可视化管理,满足工程建设施工组织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冻胀特征及供热需求分析,设计1款采用太阳能主动供热的路基专用供热装置。通过模型试验分析装置供热温度、供热量、供热效率随太阳辐照量的变化规律,建立考虑纬度和日序数的供热温度预测公式。通过对路基长期供热效果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装置防冻胀效果。结果表明:路基专用供热装置供热温度随太阳辐照量的提高而增大,最高达60℃,平均范围在20~40℃,太阳能有效热利用率约为26%;供热温度与太阳辐照量呈3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供热温度计算式可预测装置应用于不同地区时的逐日平均供热温度;该装置在季节性冻土区对路基起到暖季预储热量和冬季实时补充热量的作用,可有效提高入冬时路基的抗冻胀能力,降低冻胀程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铁路工程建设中指导性施工组织形象进度图无法在线阅览、格式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提出实现施工组织形象进度图的设计与开发目标,梳理了形象进度图的功能,提出了基于Flex和J2EE总体架构的开发思路,通过对基础数据的维护管理、构建标准化的图例库以及解决Flex与JAVA通信等问题,开发实现了可在线阅览、数据及时共享、标准格式统一的铁路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形象进度图。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中应用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在设计阶段建立接触网零部件三维族库BIM。通过参数化快速腕臂装配建模、线路模型布置,开展碰撞检查、仿真模拟,实现接触网最优设计;通过BIM工程量自动统计、出图功能,提高设计效率。施工安装阶段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进度展示,设计交底、施工方案交底,指导施工并提高施工质量。基于BIM的接触网数据集成与传递,实现接触网BIM承载的建设管理过程信息无缝转移到运维阶段,为将来智能运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铁路施工组织(简称:施组)在计划编制、调整和进度把控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施组计划编制、计划调整及智能辅助决策展开研究,研发了铁路工程施组进度智能化管理系统。系统内置了统一的铁路施工工项模板、智能辅助决策方案及形象化表达等关键要素,并在西昆(西安—昆明)高速铁路得到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铁路工程施组计划智能编制和跟踪预警,提升现场施组管理效率并辅助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施工和运输作业安全,实现轨行区调度统筹兼顾、协调有序,研究设计轨行区施工调度系统。系统结合北斗定位、无线射频、车站图形化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轨行区施工计划、施工请销点、调度命令及铺轨工程进度等的管理,为调度中心人员提供有力的管理手段和参考依据,并帮助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组织和行车组织。实践证明,系统解决了轨行区作业管理跨度大、行车施工调度安全级别要求高、安全生产预警预控难、全过程管理易缺位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监测需求也在逐渐增加。针对铁路地质灾害的特点,提出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的铁路地质灾害监测方法。详细阐述了无人机数据采集流程与数据处理技术,对某段运营期铁路现场踏勘并生成数字地形成果,并对存在地质灾害风险的区域进行数字地形成果综合解译。结果表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可对铁路沿线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监测,为铁路运行安全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速铁路无砟道床施工检测密度不足,导致长钢轨铺设后出现无砟轨道道床返工和长轨精调难度增加的问题,研究了基于无砟轨道逐轨枕复测模式的原理和方法,设计了无砟轨道逐轨枕复测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无砟轨道施工进度管理、复测数据分析、超限数据预警等功能,能够实现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精度控制和数字化管理目标.实践表明:所设计的无砟轨...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进入运营期后,对线路资产管理和运输经营需要进行统一精细化管理来提升高速铁路市场竞争能力,利用GIS集成技术对资产经营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是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创造收益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介绍该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结构设计,并介绍系统实现中的5个关键技术。最后通过结合京沪高铁实际情况,实现在地图上查询并展示资产位置和设备的状态、客运营销情况、动车在途追踪、客座率和列车密度表。该系统的最终上线运行将对我国高速铁路资产经营管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铁路工程是典型的带状结构,具有线长、点广等特点,为实现铁路工程全线全方位、多角度、多尺度的可视化展示及综合分析,融合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数字高程、倾斜摄影及矢量地图等数据,设计并研发铁路工程电子沙盘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实体铁路工程仿真呈现,将施工过程信息动态附加,形成可交付运营维护的建设数字资产。在京张(北京—张家口)、京雄(北京—雄安)及其他重大铁路项目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电子沙盘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扩展性及可视化效果,可为铁路工程各类资源高效利用、仿真分析及科学管理提供服务,也可为其他铁路项目开展电子沙盘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