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交通运输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介绍单体大吨位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阐述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设备选用、调试,框构纠偏,旧桥拆除,行车密度大、间隔短等困难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详尽的论述钢管拱混凝土顶升浇注的工艺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该技术在拱桥中使用率较高,也常被大跨径结构所采用,还可部分用于其他泵送混凝土施工。  相似文献   
3.
超长大直径涵管顶进施工技术,具有临时占地面积小、经济环保,对铁路站场行车运营安全影响小等优点。介绍该技术的工艺原理、适用范围、高程和中线的控制、线路加固、中继间的设置及纠偏等关键技术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4.
许庆君 《铁道技术监督》2011,39(8):40-42,45
新型箱式立体群组钢模板施工技术摆脱传统的平面、单个预制构件的思维方式,变平面预制为立体预制,变单个预制构件为群组多块(个)预制,既提高了工效,又保证了质量,且不受场地限制,不需要大面积硬化场地,既节省土地,又保护环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实用价值。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新型箱式立体群组钢模板施工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更多复线工程的修建或者受地质条件、既有建筑物的限制以及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需求,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许多近接或者交叉的隧道。为解决正交型立体交叉隧道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特性及相互影响规律等问题,在单向El地震波作用下完成了3种地震烈度、5个工况的交叉隧道振动台试验,并分别对正交型立体交叉隧道中上跨和下穿隧道环向及轴向应变在不同加载工况下的应变峰值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1)地震烈度越高,隧道各特征点的地震环向应变越大,下穿隧道环向应变峰值整体大于上跨隧道;下穿隧道边墙部位向应变峰值最大,下穿隧道仰拱部分次之,其次是上跨隧道的仰拱与边墙部分应变峰值。2)当地震烈度较小时,两交叉隧道的环向应变峰值基本持平。3)当地震烈度较大时,下穿隧道的环向应变峰值远大于上跨穿隧道。下穿隧道轴向应变峰值整体大于上跨隧道,且上跨隧道仰拱轴向应变峰值最大,上跨隧道仰拱次之,上跨隧道与下穿隧道拱顶轴向应变峰值最小。最后对上跨隧道与下穿隧道的动力响应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