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交通运输   1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蜗壳与整周叶轮合并的增压器涡轮整机计算模型,在较少的网格数量下,用CFD方法对涡轮内部的流动进行了模拟,得到了涡轮的运行特性,如流量特性、转速特性、效率等。将计算结果与相同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到计算结果基本符合增压器设计阶段性能考核的要求,具有工程化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EQ6102D型发动机气门油封在购买不便的情况下,可采用朝柴6102型发动机气门油封来代用。这两种发动机气门杆直径相同,只是气门油封装在气门导管上的部分内径不同。代用方法是:将  相似文献   
3.
增压技术推动了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发展,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综合应用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涌现了许多新型增压技术。本研究从分析增压技术发展趋势入手,对增压技术的未来发展作了预测性分析,提出了未来增压发展的技术特征;通过跟踪机械增压、电动增压、电辅助增压、液力驱动机械增压等几种离心式辅助增压技术的发展,研究了机、电、液、气4种能量形态耦合驱动的应用特点,研究了不同型式增压器的复合应用特点,比较了这几种增压型式的技术特点;对大功率、大排量车用发动机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叶轮的整体铣削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阐述压气机叶轮模型加工仿真及加工过程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 GO 法的车用发动机增压系统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车用发动机增压系统为例,分别采用 GO 法直接算法、修正算法和精确算法进行了动态可用度计算,并且基于 GO 法对系统进行定性分析。通过与故障树、蒙特卡洛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 GO 法对车用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492Q型发动机缸体的缸套水封座严重腐蚀,出现较深的凹坑,发动机水套的水直接漏入曲轴箱。在修理过程中如发现此问题时,不要轻易地将缸体报废,可采用如下方法修复。 1.补平法 将缸体水封座处污物铲除,用酒精、汽油等挥发性溶剂清洗,再用铸工胶涂补凹坑并刮平,等胶固化后安装气缸套及水封。 2.机械加工法 用镗缸机以缸体镶气缸套的上端支承孔为基准,确定中心线,镗削缸体水封座底平面凹坑,直至镗出光滑的平面。  相似文献   
7.
放气阀增压器在柴油机高原环境适应性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柴油机进排气高原环境模拟试验平台,针对所研制放气阀涡轮增压器,通过配机试验研究,获得结论如下:基于由冷态测量获得的放气阀开启特性,在考虑放气阀几何结构、排气脉冲压力波动等因素影响后得到预测特性,与高原模拟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偏差在7%以内;放气阀涡轮增压器具有较高的扭矩储备系数,可用于高原环境适应性动力改进,海拔4000 m工况可获得1.27扭矩储备系数,与常规增压器平原扭矩储备系数相当;在高原环境发动机进气量需要增加、压后压力需要提高的情况下,放气阀与平原工作状态近似,在最大扭矩点之后处于开启状态;与平原相比,高原4000 m工况压气机压后压力降低约60 kPa.通过更换高压比压气机放气阀涡轮增压器,在保持原有配机性能近似不变的情况下,可有效解决高原增压器超速问题,可使增压器转速在平原状态下降低10000 r/min左右,在高原4000 m工况,工作转速与更换前平原工作转速相当.  相似文献   
8.
VERICUT仿真压气机叶轮铣削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VERICUT软件仿真德国HERMLE C600 U型五轴数控立式加工中心铣削压气机叶轮的加工过程,并和设计CAD模型进行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全三维仿真计算方法,针对离心压气机叶轮出口位置,进行了气体流动演变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转速下,随着流量的减小,叶轮出口绝对气流角增加,且增加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叶轮流道中心以下区域,叶顶区域变化不明显;相同转速下,叶轮出口总压比呈逐渐增加趋势;相同转速下,流量的减小使得叶轮顶部的效率损失减小而主流区的效率损失增加,压气机的最终效率取决于间隙流和主流流动损失的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提出如何防止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发生故障,以及缩短处理故障时间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