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交通运输   1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提高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分析的计算效率,基于耦合时变法及分离迭代法,提出了1种混合算法。该算法将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分解为车辆—轨道子系统和桥梁子系统。其中,车辆—轨道子系统在每一时间步需根据车辆位置对系统刚度系数矩阵进行更新,具有时变的特性;桥梁子系统的系统动力系数矩阵在整个动力分析过程中保持不变;车辆—轨道子系统与桥梁子系统通过钢轨与桥梁间作用力的平衡迭代实现耦合。利用朔黄重载铁路32m简支梁桥现场试验数据与由混合算法计算得到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混合算法的可行性。采用耦合时变法和混合算法分别计算列车通过蒙华重载铁路黄河龙门大桥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采用相同的时间积分步长时,2种方法拥有相同的计算精度,但混合算法比耦合时变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求解耗时降低了75%。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和评价地铁车站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与噪声对站厅工作环境的影响,对某地铁站的地面站厅层的振动与噪声进行现场实测,在时域内分析振动与噪声特性,并将实测结果与我国环境振动与噪声标准进行对比和分析,对不满足标准的办公室进行减振降噪装饰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当列车进出车站时,地面站厅结构竖向振动明显大于水平振动;实测的最大竖向振动加速度级为86.5~105.7 d B;站厅层楼板的振动明显大于其他位置处的振动;地面站厅内最大瞬时A声级为69.7~74.3 d B(A)。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后,办公室位置处的振动和噪声得到了较好改善。研究工作对类似工程的振动与噪声评价和减振降噪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青藏铁路静态轨检车实测轨道不平顺数据为统计样本,基于样本平稳性检验,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进行样本空间的谱估计,并由MATLAB编程得到轨道不平顺谱密度。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青藏铁路无缝线路试验段建成1年多并通车近4个月以后,轨道高低、方向和轨距不平顺特征未发生明显改变,轨道状态基本稳定;试验段轨道状态良好,与我国一级干线轨道具有相似的平顺性特征;无缝线路轨道高低和方向2~4 m短波不平顺优于有缝线路轨道。  相似文献   
5.
对竖向与水平荷载试验中18榀UPC框架的极限承载力和框架梁中UPS的应力变化与极限应力进行探讨,并结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模型,定性定量分析了UPS极限应力对UPC框架结构极限承载力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密实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以一定量的超细粉煤灰代替水泥,并经过配比优化可得到力学性能优异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还对优化配比后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构件受弯、受剪力学性能和工厂生产实体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表明,该方法成型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构件无蜂窝麻面、密实性好,具有更优越的抗裂性能和延性,构件和实梁的受弯、剪性能均与振捣成型的混凝土构件相近;试验还表明,振捣将导致自密实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劣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薄壁结构提出了一种混合有限元方法,对结构关心的部位采用板壳单元模拟,其他部位采用杆系单元模拟,根据平截面假定推导了2种单元在交界面处的约束方程,由此建立整体混合有限元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可以计算薄壁结构的整体稳定、局部稳定和整体局部相关稳定。用该方法对某座刚构-单肋钢箱系杆拱组合桥梁进行特征值和弹塑性稳定分析,得到了相应的稳定系数和失稳模态。实例显示,该方法既可以弥补梁单元模型无法计算构件局部屈曲的不足,又可克服局部板壳模型无法准确模拟其整体边界条件及工作环境的缺点,还可以避免全结构板壳模型产生过多单元数量和庞大结构刚度矩阵的弊端,计算可靠性和计算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刚-柔耦合系统的运动学描述方法,利用Hamilton变分原理和弹性梁的变形理论,建立了包括中线耦合变形与刚体大范围运动相互耦合作用时弹性梁的运动学控制方程,利用Garlerkin模态截断,从物理意义上解释了学者们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的动力刚化现象,最后用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悬臂浇注斜交连续箱梁桥的线形监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施工过程中,由于测量误差、施工误差、设计参数误差以及模型的失真,桥梁施工的实际线形与施工理想线形之间总是存在偏差,以及斜交箱梁由于处于弯剪扭复杂的空间受力状态,无论是理论计算还是现场线形监控,相对于正交箱梁都复杂得多等问题,以某三跨斜交连续箱梁桥为工程背景,提出该类型桥梁线形监控的目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线形监控关键点立模标高的影响因素和计算公式,介绍了计算斜交桥梁的计算方法,并讨论了斜交桥梁悬臂施工时箱梁挠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斜交、温度场对线形的影响与需要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技术和方法,可为同类型桥梁的施工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等截面连续箱梁和变截面连续实心板梁、高强复合薄壁管空心板梁三种结构形式的设计施工,受力性能及造价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讨论,指出大孔径现浇空心板梁是一种新颖实用的桥梁上部结构形式,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