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苏里格南部发育特低-超低渗透砂岩气藏和碳酸盐岩气藏,具有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气藏低压的特征。受到岩性多样、储层特征复杂、多层系立体开发的影响,气井产量递减规律复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运用已有静态、试采、生产动态及监测等资料,对气井递减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建立适宜本区块特殊气藏的分类递减计算方法,掌握本区气井生产的递减规律,并合理预测后期递减率。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气田开发技术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相似文献   
2.
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_5亚段作为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新层段已经取得了突破,显示出巨大的勘探潜力,马五_5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扩大鄂尔多斯盆地马五_5的勘探成果。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等手段,对靖边气田西南部奥陶系马五_5的白云岩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影响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粗粉-细晶白云岩及泥晶白云岩,属于白云岩型储层;储集空间以晶间孔和粒间溶孔为主,具有低孔、低渗特征;优质储层的发育明显受沉积相、成岩作用和岩溶古地貌的控制;颗粒滩为马五_5储层发育的有利微相带;溶解-中等充填粒(晶)间孔白云岩相为有利成岩相带;沟槽对储层的岩溶改造作用改善了储集空间并提供了天然气运移的通道。最终优选出三个Ⅰ类有利区。研究成果对于该区天然气勘探及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常用的古地貌恢复方法对于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这些方法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综合分析常用古地貌恢复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各自的优点,形成了“双界面”古地貌恢复新方法。该方法以确定上覆地层标志面和下伏地层基准面作为古地貌恢复方法的基础,以完钻井和地震资料分别求取地貌值为核心,绘制古地貌值的平面分布图,实现了古地貌恢复的半定量化。最后依据区域古地貌分析结果,进行古地貌单元的划分。该方法操作方便、准确快捷。同时依据古地貌划分结果及分布特征,分析了古地貌对流体分布的控制作用,有效指导了油气田富集区优选和产能建设。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横山地区下奥陶统马五_(1+2)亚段为海相碳酸盐地层,是该区的主要产气层之一,其储层的形成和发育特征受到古地貌和岩溶作用、沉积环境和成岩改造的综合作用,储层分布连片性差,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详细评价储层难度大,早期在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研究中,仅以静态参数为依据作为划分储层类别的依据和标准,研究程度不够细致、深入。为了弄清乌审旗—横山地区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_(1+2)亚段储层展布特征和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从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渗条件、微观孔隙类型等方面进行描述表征,利用压汞、相渗和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储层测试产能,提出了该区储层划分标准,并开展了储层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沉积、成岩、古地貌和岩溶等作用,分析影响储层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明确了各类储层平面分布位置和展布规律,为该区气田开发有利建产区优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调剖堵水决策中,顶替段塞长度优化的结果主要取决于压力梯度的计算精度,而目前顶替段塞长度计算多依靠主观经验,缺乏理论依据。利用渗流力学方法,计算了均质储层条件下的注采井间压力梯度,分析了不同注采井距对注采井间压力梯度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解法,计算了窜流通道影响下的注采井间压力梯度和调剖堵水后的注采井间压力梯度,并分析了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开发条件对注采井间压力梯度的影响。经过论证发现,窜流通道的发育程度对注采井间压力梯度影响较小,调剖堵水对注采井间压力梯度影响较大,调剖堵水后,注采井间的堵剂段塞承受了主要压力降,在近井地带距离井底10 m以内的范围是主要的压力降区域。建议在调剖堵水决策中采用长度为10m左右的顶替段塞。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实施逐步成为油气田开发的趋势,识别和准确评价等技术及引导钻头准确入窗和地质导向技术,达到预期钻探目的,更好满足油田勘探开发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