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吉林探区历年来水平井射孔井段的单井总长度及投产后的动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投产初期和当前两个阶段进行分析,比较长井段和短井段射孔改造后水平井的产液、产油状况以及水平井段长、短射孔段改造的优劣,得出了一些规律性认识,并建立了一套以录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测井和相关的区域地质信息的水平井射孔井段优选方法,并且以CP3井为例对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该方法能够合理选择各层水平井段的射孔长度,保证了在基本相同的采油期限内,以最小采液量获得最高采收率,大大降低了呆油成本,延长了水平井的稳产周期。  相似文献   
2.
新港1井是大港油田部署在黄骅凹陷新港潜山构造带的一口中石油重点风险探井,主要钻探目的是勘探评价深层潜山构造含油气情况。针对潜山油气埋藏深、岩石强度高、可钻性差,邻区实钻存在单只钻头进尺少、寿命短、机械钻速低等实际问题,建立了岩石可钻性剖面图,并对新港1井钻头进行了优选设计。通过现场试验,大幅度提高了深部地层的钻井速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北大港中浅层为重点,建立不同地区、不同层系油藏模型,在油藏模型指导下结合钻井、录井、测井、地质等资料进行油层综合评价,最大限度研究利用现有资料查找油气层,通过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北大港中浅层油气层综合评价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地震属性分析在薄储层预测和描述中取得了广泛应用,但当多套砂泥岩薄互层由于子波的干涉在地震上表现为一个复合波时,如何确定地震属性与沉积微相之间的关系缺少系统的模型实验,为验证地震属性分析预测沉积微相的能力,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得到了振幅切片与砂体之间关系的基本认识,并利用大港油田的实际地震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地层压力剖面预测软件项目,加强大庆探区地层压力预测工作,从沉积压实理论入手,阐述地层异常压力形成的原因。通过大庆录井公司引进的地层压力剖面预测软件在生产中的应用,论述了大庆探区地层压力预测的基本方法。通过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软件的关键预测程序和合理结果的确定。该软件在生产应用中见到了较好的效果,给钻井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考,推动了大庆地区探井3项地层压力预测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黄骅坳陷孔店西坡潜山构造位于孔店凸起的西坡,90年代初期在中生界和奥陶系发现油气层。本文通过对烃源岩发育、潜山演化、构造及储盖分布等成藏条件的分析,明确了本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发育奥陶系、石炭系煤系两套生油烃源岩,具备形成油气藏的条件。优选出KG3、KG4南断鼻和KG7井断鼻3个潜力目标区块,并进行评价井位的部署。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南部油田风化店孔二段为例,通过对风化店开发区稳产对策研究,编制了综合调整方案。重新部署了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度,为油田开发调整、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港油田海洋压裂安全预警技术为海上压裂安全施工而研制。通过在压裂现场设计与安装各种监测装置,收集实况信息,如风力大小、海浪高度、压裂数据、拖船摇摆角度和压裂软管震动幅度以及视频等,经数字化处理,转化成卫星信号实时发送至油田基地,实现了基地与现场互动,形成不同的安全预警级别,以提供充足的处理与调整风险的时间。2012~2013年通过在5口井8井次现场应用,全部获得成功,达到了各项设计技术指标,无安全事故发生,由原来的单一安全人防形成目前的人防与技防,实现了双重安全把关。  相似文献   
9.
预湿上浆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经纱上浆在织造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浆纱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织机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上浆率的大小同时又影响到浆纱成本的大小.从浆纱角度来说,如果能够降低浆料的消耗量,降低成本,并能提高浆纱的质量,保证织机效率的提高,将会给纺织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采用了预湿上浆的方法.试验证明预湿上浆对于提高浆纱质量、降低浆纱成本较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从浆纱质量指标和上浆成本两个方面介绍了预湿上浆技术的特点。通过分析确定了预湿压出回潮率的量化值。并提出由预湿压出回潮率和纱线 的上浆质量指标两个参数来确定最佳预湿压力的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