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混凝土拱桥拱上建筑轻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混凝土拱桥向更大跨度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结构自重大和施工架设困难。为提高混凝土拱桥的竞争力和促进该桥型的进一步发展,以420 m跨径的重庆万州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桥道系连续化和采用组合结构代替原有混凝土结构等方式来进行混凝土拱桥拱上建筑轻型化研究。与原设计在静力性能和地震响应分析的比较结果表明,桥道系连续化对减轻拱上建筑结构自重的效率较低,其静力性能与抗震性能提高也不大;而采用组合结构可使得拱上建筑结构自重减轻35%,拱脚轴力和弯矩分别降低了16%和17%,三向地震作用下的拱脚横向弯矩和拱顶横向位移分别减小了13%和18%,拱脚纵向弯矩、轴力分别降低了45%和44%,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几座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动力测试和有限元动力计算结果,分析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自振频率、振型及阻尼等动力特性,论述了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的特点,并对今后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抗震性能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钢管混凝土哑铃型梁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行了两根钢管混凝土哑铃型梁的试验.本文介绍了试验模型、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一座钢管混凝土桁拱为研究对象,应用经实桥实测温度场验证的有限元方法和三个不同区域实测环境温度,通过对计算合龙温度、有效温度和温差设计取值方法精度的计算以及温度次内力与有限元理论值差异的对比分析,研究了钢管混凝土拱均匀温差设计取值问题。研究表明,福建省地方建设标准《钢管混凝土拱桥技术规程》推荐的计算合龙温度公式可推广至全国其他区域;对于有效温度,可取当地最高气温作为最高有效温度,最低日平均气温或当地最低气温作为最低有效温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管内混凝土收缩会在钢管混凝土超静定拱中产生次内力,根据钢管混凝土拱的结构特性,提出了2种钢管混凝土拱收缩次内力计算方法——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并采用这2种计算方法对9个钢管混凝土拱桥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可用于计算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收缩次内力,但采用等效降温15℃~20℃的解析法计算得到的收缩次内力较采用有限元法直接计算的收缩次内力大了50%以上;若采用等效降温的解析法计算,等效降温值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钢筋混凝土无铰拱非线性平面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以有限元分析为基础,提出一个钢筋混凝土无铰拱的非线性计算方法。这个方法,采用平面分离式单元.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性能和裂缝对结构受力的影响,提出了无铰拱破坏的判断条件。本文编写了相应的电算程序NFEHA86.通过电算,能够给出钢筋混凝土无铰拱受力全过程的位移、应力、应变、裂缝情况和破坏荷载。电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吴庆雄  陈宝春  韦建刚 《工程力学》2007,24(12):19-24,42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杆系结构的几何非线性性能,建立了一种基于三维梁单元有限元分析的计算方法。引入了考虑两方向曲率和扭转角变化的坐标转换矩阵来描述任意增量下的单元平移和转动;采用了包括轴向变形和扭转的非线性项的刚度矩阵来考虑高阶非线性项的影响。应用广义位移控制法进行增量迭代,编制了相应的三维梁单元非线性计算程序NL_Beam3D。通过对几个例子进行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可较好地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  相似文献   
8.
钢管混凝土拱桥转体施工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潮  陈宝春等 《工程力学》2001,(A03):515-519
简要介绍桥梁转体施工方法的发展历史和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概况,通过几个实例阐述钢管混凝土拱桥转体施工法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宝春 《工程力学》1997,(A02):450-454
钢管砼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在拱桥上的应用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钢管砼拱桥设计计算理论相对滞后。本文简述了其基础理论研究背景、钢管砼拱桥内力计算、面内根限承载力和面外稳定性验算、温度与砼收缩徐变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成果和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钢管约束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短柱的套箍效应和轴压承载力,进行了12根钢管约束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的轴压试验,分析其破坏模式、变形及受力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钢管约束超高性能混凝土轴压短柱破坏模式与套箍系数相关,随着套箍系数的增大,轴压短柱分别出现剪切破坏、混合破坏和腰鼓破坏;套箍系数较小(0.43~0.52)的短柱,其破坏全过程中弹塑性段较短,表现出较明显的脆性破坏,当套箍系数较大(1.21~1.80)时,短柱破坏时的塑性明显增强。基于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参数分析表明,钢管套箍效应产生的承载力提高系数介于1.2~1.4之间;在0.43≤ξ≤1.08范围内,承载力提高系数随套箍系数增大而增大,建议径厚比的取值范围为12.0~23.0。通过对现有钢管约束混凝土承载力计算方法分析,提出了钢管约束超高性能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