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用现行行业标准(SY/T 5358-2002)评价气测渗透率小于1×10-3μm2的的致密储层敏感性,存在着对设备性能要求高、测试流程长、实验误差大等问题.压力衰减法是通过流体在一定初始压力下通过岩心时的压力衰减速率来评价流体对致密岩心的损害程度,具有不计量流量,不用直接计算渗透率的特点,用压力半衰期对岩样的敏感性程度进行评价,可有效解决现有评价方法在进行致密岩心敏感性测试上存在的问题,利用该方法开展了富县页岩敏感性评价试验,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大牛地气田纵向上发育七套气层,目前成熟的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仅能满足单层开发,如何在不改变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实现两层同时动用成为一个开发难点。通过数值模拟,对水平井人工裂缝穿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地质因素穿层界限;对施工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了一套适合穿层井的最优参数。现场试验表明:水平井压裂过程中人工裂缝能够实现有效穿层,达到了提高单井产量的同时也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改变岩石表面性能,从而降低酸岩反应速率,保证酸液往地层深部推进。为了揭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碳链长度对缓速性能的影响,本文利用表面张力仪、电导率仪测定了4种长碳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即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记作CnTAC,n=14、16、18、22)的临界胶束浓度ccmc,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CnTAC在岩石表面的吸附形态,采用固/液/气三相接触角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变方解石表面润湿性的能力,并测试了静态酸岩反应速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链长度增大,CnTAC的ccmc明显减小;CnTAC在方解石表面吸附形态以单层吸附为主,CnTAC可将亲水固体表面润湿反转为亲油性,随着碳链长度增大,CnTAC处理过的方解石的吸附层厚度变小,亲油性增强。CnTAC可有效降低酸岩反应速率,碳链长度为14的C14TAC对酸岩反应的缓速性能最好,缓速率为69.70%,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大,CnTAC的缓速性能变差,方解石刻蚀表面形态由不均匀而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4.
大牛地气田液氮伴注效果分析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牛地气田具有低渗、致密、低压的特点,在压裂施工中,通常存在压后返排困难、压裂井自然喷通率低的现象。采取较高液氮伴注比例压裂层位的水平井自然喷通率较高,然而一味地提高液氮比例会增加生产成本。文中在最小液氮伴注比例计算的基础上,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对压裂液返排的影响,得出了大牛地气田液氮伴注压裂井压后自然喷通的最小液氮用量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大牛地气田盒1气层压裂井压后自然喷通的最小液氮伴注比例,为大牛地气田液氮伴注压裂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东胜气田什股壕区块储层低孔、低渗、气水关系复杂,压裂改造是气田高效开发的有效手段。在水力裂缝高度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施工排量是影响裂缝高度延伸的关键可控因素。并以断裂力学理论探讨垂直裂缝的二维延伸过程,模拟计算施工排量与裂缝高度的影响关系曲线,优化出什股壕区块水平井压裂施工的最优排量。成功应用于什股壕水平井的压裂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结合井温测井等手段,综合验证排量可以有效控制人工裂缝的高度延伸。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1段气层的储量动用程度、评价水平井组开发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开展了以多级管外封隔器分段压裂为主导的水平井组工程压裂工艺试验。首先对丛式水平井井组压裂方案进行优化,结合井场地面情况及井身轨迹,优选了压裂工艺、压裂顺序;其次,结合储层工程地质特征,单井录井、气测、随钻伽马等资料以及井网条件,研究了不同的压裂裂缝参数及设计施工参数,并开展了相邻两井同步压裂技术研究;第三,结合施工参数及裂缝监测结果对设计参数进行了实时调整,形成了丛式水平井组分段压裂优化设计工艺技术及其压裂现场优化调整技术;第四,针对现场大规模施工及同步压裂试验易出现的突发情况,制订了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井组压裂成功实施。最后在A井组进行了6井46段现场试验,压后井组天然气无阻流量达77.63×104 m3/d,为该气田致密砂岩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红河油田属于发育天然裂缝的低孔低渗致密油藏,衰竭式开发使得该油田存在应力敏感伤害的可能。通过几口井长8储层岩心的室内应力敏感实验,在对行业标准中关于应力敏感实验评价方法提出改进措施的基础上,定量评价基质岩心与裂缝岩心的应力敏感损害程度。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应力敏感对单井生产动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应力敏感是前期产量递减和含水率上升的影响因素之一。通过不同生产制度下应力敏感的伤害程度分析,提出降低应力敏感伤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调研国内外同步压裂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通过数值模型研究诱导应力及缝网的形成机理,重点分析同步压裂配对井的应力干扰及实施同步压裂的可行性.研究认为,同步压裂产生的诱导应力场对原地应力场的作用机制决定着同步压裂裂缝的展布情况,而大牛地气田盒1气层具有同步压裂而形成复杂缝网结构的地质基础.DP43井组同步压裂试验结果显示,同步压裂可有效扩大压裂改造体积,增加压后单井产量.  相似文献   
9.
渭北长3属于浅层低渗油藏,通过内源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发现渭北长3油藏存在着5种功能微生物,筛选培育出3株功能菌,经过功能菌的性能评价确定出一株优势菌株WB1,菌株WB1在35℃,2MPa,矿化度3×104 mg/L的条件下,36 h的菌体生长量达到5.3×107个/m L。通过菌株与外源微生物复配实验研究,发现WB1菌株与外源菌HOB-1以3:1配比对原油的乳化降解效果最佳,原油作用后较作用前C10-C15增加14.11%,C15-C32降低7.21%,蜡质降解率达31.33%,室内微生物驱油效率较水驱提高6.3%。WB2-25-5井第一轮次微生物单井吞吐施工,正常生产一个月时间内平均日产油量提高33.8%,采出液监测分析得出采出液中功能微生物总数以及有机酸含量增加,铁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0.
压裂管柱的安全下入是保证压裂作业正常实施的先决条件。根据红河油田水平井压裂工艺特点,通过建立压裂管柱下入过程中的力学模型,对压裂管柱可下入性展开了分析研究:一是进行了压裂工具遇卡位置分析、管柱强度校核以及管柱可下入性的判定;二是计算了管柱下入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及压裂管柱的轴向应力、径向应力、切向应力、安全系数。该研究结果在HH55P22井上进行了验证,从而为优化水平井压裂管柱设计、压裂工具选型,确保管柱下入过程中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