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4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叠前AVA同步反演技术广泛应用于储层预测及流体检测,但叠前道集作为叠前反演的主要输入数据,CRP道集质量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较大。重点开展了CRP道集优化处理研究,对海底电缆(Ocean Bottom Cable,OBC)数据偏移后的CRP地震道集进行去噪、去多次波、振幅能量补偿、提高分辨率及道集精细拉平处理,得到高质量且相对保真的地震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叠前AVA反演,得到一系列和储层、流体有关的纵横波速度比、泊松比和密度等弹性参数,进行储层及流体综合预测,形成了叠前处理、反演、解释一体化的技术流程。以渤海海域KL9构造区为例,针对CRP道集中存在的远、中、近道能量不均衡、信噪比低和道集未拉平等问题,应用叠前去噪、无速度道集拉平和远近道频谱能量补偿的道集优化处理技术,提高叠前CRP道集品质,开展AVA同步反演。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优化处理后道集的信噪比、分辨率、保真度有明显提高,以此为基础开展的叠前反演结果的精度较道集优化处理前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渤中21-2构造区古生界圈闭由断层和碳酸盐岩地层上倾尖灭控制,在描述岩性边界的过程中,尖灭线的解释存在多解性,给解释带来了困难。为了更精细地刻画碳酸盐岩地层的岩性尖灭线,寻找一种更为接近实际的解释方案,落实构造规模及储量规模,针对碳酸盐岩地层地震反射特征及沉积特征,展开了正演模拟研究来指导碳酸盐岩地层岩性尖灭线的解释工作,运用地震属性技术以及正演模拟技术对该层段典型地震剖面进行正演模拟,总结地震反射尖灭点与地质尖灭点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刻画岩性边界。  相似文献   
3.
李才  王昕  陈华靖  邓吉锋  刘朋波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3):40-42,45,137,138
利用频谱成像技术将时间域地震数据体转换为调谐数据体,通过其振幅谱可以识别地层的厚度变化。蓬莱A地区已钻的3口探井揭示了该区主要目的层段储层单层厚度较大,常规属性指示储层横向分布广泛,但地震剖面显示储层厚度横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变化。为了研究该套储层厚度的空间变化,利用Landmark软件开展了大量的有关频谱成像模块参数的试验应用研究,最终通过参数的优选预测的储层厚度经实钻井证实比较准确,为类似地区开展储层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渤海油田近几年新近系的开发实践表明:开发阶段该层系新增油气层多为新发现砂体.沉积特征纵向上为砂、泥互层,横向上砂、泥岩交互发育,这是由于河流改道频繁造成的储层横向连续性差;而有效解决河流相储层的“识别、刻画”成为开发的关键问题,单一的地球物理技术满足不了河流相储层的预测要求。为此,提出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指导下,基于地震-复合微相分析,结合测井约束反演、地震属性、地层切片等技术,联合进行储层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