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MDT资料解释影响因素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块式动态地层测试器(MDT)是当前识别储层流体性质、计算原始地层压力、渗透率及表皮系数等参数的一项经济与实用技术。在现场应用中,由于一些客观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常使得解释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通过分析油田的实际测试资料得出,管线存储效应、表皮系数、超压作用、流体类型、储层物性及数据处理技术是当前影响资料解释的重要因素。在资料解释时,剔除这些因素影响可大大提高解释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基体负偏压对类金刚石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流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DC-PECVD),通过控制基体负偏压的变化在YG8硬质合金基体上制备一系列类金刚石涂层。选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粗糙度仪对涂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测试。同时,利用显微硬度计、划痕测试仪系统地分析涂层的显微硬度和界面结合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负偏压增大,涂层表面形貌逐渐平整光滑、致密,颗粒尺寸减小及数量降低。拉曼光谱表明,涂层具有典型的类金刚石结构,涂层中sp3键含量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最大值约67.9%出现在负偏压为1000V左右,负偏压过大导致sp3键含量降低。显微硬度随负偏压变化规律与sp3键基本相符,sp3键含量决定显微硬度值大小。负偏压过大对吸附离子产生反溅射作用导致涂层厚度减小。当负偏压为1100V时,涂层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3.
中下扬子区海相烃源岩分布与生烃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构造、沉积演化为基础,分析了中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认为下寒武统烃源岩在中扬子区主要分布在南缘碳酸盐岩缓坡,在下扬子区分布于中央台地相两侧的缓坡;下志留统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扬子北缘海水闭塞环境。通过野外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探讨了海相烃源岩的特征及生烃潜力。分析表明,下古生界有机质以腐泥型为主,热演化程度较高;上古生界烃源岩为混合型和腐殖型,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综合评价表明,下古生界台地相区和上古生界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4.
由于常规测井的响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给定性和定量评价储层的渗透率带来一定的误差.分析表明,结合MDT的压降流度和NMR孔隙度资料能够更加快速而准确地定性评价储层渗透性;将MDT求取的径向渗透率作为分析NMR渗透率的控制点来校正Coates-Timur模型能够大大提高其渗透率的定量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SEM和TEM对比研究了无涂层和Pt-Al涂层试样在760和980℃的拉伸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2个温度下,Pt-Al涂层试样的屈服强度均低于无涂层试样。由于Pt-Al涂层存在韧脆转变温度(ductile to brittle transition temperature,DBTT),因此在不同温度下涂层表现出不同的变形机制和裂纹萌生方式。在高温下由于β向γ′转变有利于位错产生滑移,从而导致Pt-Al涂层的塑性变形。Pt-Al涂层在DBTT以上拉伸强度的提高是由于Pt在β-NiAl相中起到固溶强化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