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罗801块微生物驱油菌种代谢产物,从代谢产物化学性质的角度探索驱油作用机理,依据微生物代谢规律,应用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GC-M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化学分析仪器和手段,建立了一套通用的驱油菌种代谢产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短链脂肪酸和生物气气相色谱分析,长链脂肪酸、醇类、酚类以及生物烃的预处理和GC-MS分析,醛类、酮类的衍生化及GC-MS分析,生物表面活性物质的薄层层析和红外光谱定性分析,脂类化合物的GC-MS定量分析等;介绍了罗801块驱油菌种代谢产物分析结果:罗801块驱油菌种代谢产物共检出近百种化合物,不同菌种代谢产物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驱油菌种代谢产物分析说明了驱油菌种代谢的复杂性,该研究对矿场试验效果评价及微生物驱油机理探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注水井腐蚀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胜利油田注水井腐蚀严重,结合注水水质,分析了腐蚀严重原因:注水井的腐蚀主要是回注污水中Cl含量高、细菌滋生严重、含较高的HCO3-及硫化物造成,且随着注水井温度的升高,腐蚀因素在不断变化。主要分析了东辛采油厂污水中高矿化度、高游离CO2对注水井造成的腐蚀;在现河采油厂注水井油套环空腐蚀主要是由于细菌滋生、繁殖造成的腐蚀。结合注水井实际现状,实施相对应的防护措施:在注水井管柱上应用渗氮油管,延长了管线使用寿命;在回注污水过程中有选择性地投加缓蚀剂、杀菌剂;在油套环空中实施环空保护技术,实施后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延长注水井有效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现河采油厂草古一中转站回水管网腐蚀严重状况,结合现场实际生产情况,分别从腐蚀产物、采出液、温度、二氧化碳、溶解氧、微生物、流速等方面进行研究,表明:草古一污水温度较高,pH值较低,污水体系为:CO2/HCO3^-为主构成的腐蚀介质,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表明腐蚀的主次要因素为:温度〉二氧化碳〉溶解氧〉矿化度〉pH值。温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为二氧化碳和溶解氧。结合草古一腐蚀情况,对目前防腐控制技术进行调研,提出了下步防腐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低渗透油田注水水质引起注水系统结垢和油藏伤害问题,以渤南油田义37区块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全面分析了该区块注入水储层伤害因素,通过室内实验提出了注入水水质改性和储层保护的方法。研究表明,应用强酸性苯乙烯系阳树脂对注入水进行水质改性,并在改性水中加入优选的2%MGPR破乳剂、6o%XCFP防膨剂可使注水防垢、防乳化、防膨一次解决,为该区块有效注水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生物破胶酶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压裂过程中压裂液常规化学破胶剂存在化学污染、破胶度有限等缺陷,根据生物酶破胶原理,利用国内独特的极端微生物资源,筛选出产半乳甘露聚糖酶的嗜碱菌和产半乳甘露聚糖酶的嗜热菌,开发出具有破胶性能的生物酶制品。介绍了筛选获得的嗜热菌DC-AW 6产生酶的特性,生物破胶酶的作用温度、使用浓度、岩心伤害、与压裂液添加剂的配伍性等,并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田2口井现场应用压裂液生物破胶酶获得成功。试验表明,生物破胶酶最佳作用温度40~80℃,压裂液酶法破胶后岩心伤害率为15%~25%,破胶残渣7%~8%,现场应用中压裂液的返排率达72%~75%,返排黏度为1.8~2.8 mPa·s。生物酶破胶彻底,使压裂液对地层的伤害降低到最小,在压裂工艺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增注效果,研制开发了新型MDG系列分子膜增注剂。通过室内实验对3种分子膜剂BFS、BNFS和TD12的润湿性、表面活性、耐温耐盐性能等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系列分子膜剂具有良好的改变润湿性的能力和表面活性,以及较好的耐温、耐盐性能。BFS、BNFS和TD12耐温120℃,耐盐40 000 mg/L,其最低使用质量浓度分别为200,500,800 mg/L。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青油田樊107块注水井高压欠注难题,通过对该油田储层的物性、注入水水质、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试验进行研究分析,确定了高青油田樊107块储层欠注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储层原始物性差(平均渗透率为8.7×10~(-3)μm~2),注入水水质不达标,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差是欠注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储层损害的措施和手段,以期改善注水效果,提高注水效率。  相似文献   
8.
钨合金油管在油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油田开发中油管腐蚀、结垢严重难题,利用国家“863”最新研究成果——钨基非晶态合金电镀技术,生产出镀渗钨基非晶态合金防腐耐磨油管——钨合金油管。分析了钨合金油管结构与耐磨蚀机理,从防腐、耐磨及防垢三方面考察了其应用性能,并成功在腐蚀、结垢严重的井开展现场试验。应用后油井平均免修期延长106天,油田吨液耗电量降低0.64kW·h。该钨合金油管的研制与成功应用,解决了油田生产难题。  相似文献   
9.
对于配水工具处于斜井段的注水井,测试和投捞工具在斜井段方向的牵引力无法克服其摩擦阻力,造成仪器下放遇阻或不到位;打捞时,配水心子不易与配水器工作筒脱开,打捞力偏大,甚至造成拔脱事故。为此,研究了毛细管液压投捞测调技术,并配套研制了扩张式液力推送器和卡瓦式液压增力打捞器。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毛细管液压控制技术可完成井下仪器各工作状态的长距离控制,保证斜井段分层测调的顺利实施;扩张式液力推送器提高了斜井段流量计和投送工具的下行成功率,可实现大斜度井段的可测调性;卡瓦式液压增力打捞器可实现配水心子在斜井段的增力打捞,为配水心子提供井下拔脱动力,提高了斜井段配水心子的投捞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采油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探讨制约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认为制约的主要因素不是油藏条件,而是研究技术本身不够完善。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其一,对油藏中微生物结构认识的局限性。目前鉴定和分析微生物使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和显徽技术,只能发现生态环境中很少的一部分微生物,不能得到油藏产出液中有多少种微生物及其含量、所希望的微生物种群在其中是否属优势菌群等关键参数。其二,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的局限性。目前的微生物驱油物理模拟研究基本沿用化学驱物理模拟研究设备和方法,一般使用人造岩心(国外多数使用天然岩心),不能真实模拟油藏环境而准确反映微生物驱油的真实效果,研究得出的参数也就不能用于现场试验。最后,提出了微生物采油技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