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士海 《试采技术》1996,17(3):59-61
随着气藏的开采,DG地区部分气井已有一定的地层水产出。为了防止地层水在井底的聚积,需要了解地层流入井底的水被气流携带到地面的情况。Turner气井连续排液分析解决了气水同产井连续排液所需的最小气体流速及相应所需最小产气量。  相似文献   
2.
谈士海 《试采技术》2000,21(2):30-33
针对石油试采行业事故频率高且危害性大的特点,综合应用先进的安全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研究建立了石油试采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软件结构和功能先进、操作使用维护方便以及包含信息量大等特点,经试用已取得了较好的安全经济效益,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低渗透砂岩油藏暂堵重复压裂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初次水力压裂后产生的支撑裂缝周围会形成诱导应力场,进而改变原始地应力场,从而导致重复压裂时启裂改向,其延伸方向依然取决于地应力状态。通过改变围压条件进行的水力压裂模拟实验,证实了重复压裂造新缝的可能性。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采用了暂堵重复压裂工艺技术:在老裂缝重张过程中加入暂堵剂进行封堵形成高压环境,产生新裂缝并沟通部分天然微裂缝,随后加入支撑剂构建新的高导流裂缝体系,使泄油面积大大增加。现场试验的裂缝监测和效果分析资料证实产生了新裂缝。   相似文献   
4.
台兴油田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台兴油田的储层和流体特征,分析了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因素和机理。水敏伤害和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产生沉淀和结垢是吸水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根据试验,防膨剂TDC-15,A-25,防垢剂TH-8185效果良好。及时、定时、定量投加防膨剂和防垢剂是防止注水水质对储层伤害的重要措施。对水处理工艺进行改造,增设脱氧、膜过滤系统,使水中溶解氧和悬浮固体含量达到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5.
谈士海  张备 《试采技术》2001,22(4):27-29
针对套损井比例高的严峻现状,采用了多种方法找漏。介绍在华东石油局油田内应用较为成功的井温测井找漏法。并通过实例分析,对使用井温测井找漏提出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6.
CO2腐蚀是石油天然气工业中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腐蚀类型,自1983年在江苏黄桥苏174井钻获高产CO2气流以后,随后完成了4口试采井,已探明黄桥CO2气田为国内最大的CO2气田。1985年投入开发以来,相继发生了气井套管断落、腐蚀穿孔、油管落井、采气树泄漏和地表泄漏等情况,正是由于腐蚀的影响,导致气田生产成本上升、生产时效降低,极大地影响了气田的开发效益。同时,CO2腐蚀严重威胁着黄桥CO2气田的安全生产,解决这类腐蚀问题已成当务之急。针对黄桥CO2气田腐蚀现状和特征,分析了腐蚀异常的原因,并选用4种管材开展CO2高温高压模拟试验,结果发现:现有的油套管材料P-110和N-80在高温、高压和CO2环境下对管壁产生严重腐蚀;9Cr管材耐CO2腐蚀性差,有轻微点蚀;13Cr管材基本不发生腐蚀,可以满足CO2气井正常生产的要求。这些研究成果对新钻井的井下选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低渗透油田应用CO2吞吐可以提高油井产量和油藏采收率。本文详细介绍了低渗透油藏开展CO2吞吐试验的参数及现场试验效果评价,得出了低渗透油藏CO2吞吐的选择条件。结果表明,只要方法得当,该项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投资少、规模小和见效快等特点。在CO2资源充足的地区,值得加大CO2吞吐在低渗油藏中的研究和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8.
边水与底水突破时间的近似计算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直线供给边缘附近一口生产井以恒定产量生产 ,径向流动 ,地层在水平方向均质同性 ,推导出边水在不同时刻的界面移动方程及其边水突破时间 ,并通过实例将其突破时间与底水的突破时间进行了分析比较。这对于一口生产井的产水分析和布井开采剩余油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采油增产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微生物注入油藏,滞流在油藏岩石孔隙中的微生物发生生化反应,可产生表面活性剂、溶剂、醇类、可溶气、酸和聚合物等。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通过降低原油表面张力和粘度,可提高岩石孔隙介质中原油的流速,增强洗油和驱油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该技术在国内、外老油田三次采油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粘稠油井的强化热采工艺采用电热杆与反馈式抽稠泵采油管柱结构,电加热油管内原油,降低了油管内原油的粘度,改善了井眼举升条件;先期对油层实施CO2吞吐,降低储层原油的粘度,增加近井地带的原油驱动能量。改善渗流条件;研究稠油的水敏,温敏特性,优选了降粘剂,确定在环空中滴加柴油降粘措施,改善了泵的工作状况,有助于提高原油产量,该项综合性技术已成功投入燕北洲城油田稠油井开采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