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2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临邑洼陷古近系火成岩形成期次及其展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依据矿物成分、同位素年龄、侵入岩与断层的错断关系、火山岩内幕岩电旋回性等火成岩形成期次的划分标准,将临邑洼陷古近系火成岩形成期次划分为五期,并对每期特征进行描述。依据谊地区古近系火成岩多期次形成的特点,按孔店-沙四期、沙三-沙二期、沙一-东营期三个时期分别阐述了该地区的火成岩分布特征,并详细说明了火成岩形成分布与断裂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 前言安徽省黄铁矿的储量居全国第二位。主要是属热液型浸染状黄铁矿矿床。现已查明,我省黄铁矿富矿(硫品位大于35%)不多。单一黄铁矿平均含硫为21.88%;铜-硫伴生矿床平均含硫为7.31%;铁-硫伴生矿床平均含硫为4.37%。这些都要经过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于数据驱动的地层自动对比方法难以适应侧向沉积相变快及地层厚度差异大的油层单元自动对比这一问题,建立基于模式约束的油层单元智能自动对比方法。该方法提出在油层单元自动对比中引入知识驱动,采用地层发育模式约束油层单元自动对比过程,并将地层模式约束思想引入构建的相似性度量机及改进的条件约束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实现了对标志层及各油层单元界面的自动对比。渤海湾盆地史南油田史深100区块的应用表明:与人工对比结果相比,该方法标志层识别吻合率高于95.00%,油层单元识别平均吻合率达90.02%;与已有自动对比方法相比,油层单元识别平均吻合率提升约17个百分点,有效提高了油层单元自动对比精度。  相似文献   
4.
薄层电阻率测井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层电阻率测井是近两年来采油厂引进的新技术,薄层电阻率测井纵向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大,有效的解决了其他电法测井提高纵向分辨率和加大探测深度不能并存的矛盾,测井解释结果比原电法测井系列精度明显高。在油田开发中后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油田注采压力系统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注采压力系统是指既能满足油田提高产液量的地层能量的需要,又不会造成原油储量损失、降低开发效果的压力系统。运用注采平衡的原理,对临盘油田合理流动压力、合理注水压力和合理地层压力进行系统研究,确定了该油田的合理的压力系统,为今后油田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平面上常呈连片状,难以准确划分其单砂体,限制了剩余油分布的精准预测,制约了油田采收率的进一步提高。基于岩心和测井等资料,借助密井网和井间示踪剂数据,系统表征东营凹陷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1-2砂组浅水三角洲单砂体沉积构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1-2砂组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包括浅水三角洲平原亚相和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分流河道、溢岸、河口坝、滩坝等微相。浅水三角洲砂体划分为4个构型级次(5~8级),本次研究的单砂体属于8级构型单元。综合利用密井网和井间示踪剂数据,识别了单砂体的6种侧向接触样式:河道-溢岸-河道拼接式、河道-河道切叠式、滩坝-滩坝拼接式、河口坝-河口坝拼接式、坝上河道切割河口坝式和泥岩分隔式。井间示踪剂资料显示,坝上河道切割河口坝式侧向接触样式砂体连通性最好,其次为河道-河道切叠式、河口坝-河口坝拼接式和滩坝-滩坝拼接式,最差为河道-溢岸-河道拼接式。建立了研究区浅水三角洲单砂体沉积构型模式,其中浅水三角洲平原微相类型主要为分流河道和溢岸,单一分流河道砂体间接触样式主要有侧向切叠、侧向与溢岸砂体相连、垂向叠加和斜列叠加4类;浅水...  相似文献   
7.
8.
孤东油田馆陶组下段和东营组发育有低阻油层,因其低阻油层是电阻增大率偏低的一类油层,在油层解释工作中经常被遗漏。本文主要分析了孤东油田北部油区馆下段和东营组低阻油层的成因特征,应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别,指导矿场挖潜,确保油区实现了增储上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了低品位硫、钴、铁矿石的选矿工艺及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根据矿石特点,推荐了浮硫钴的中矿集中用水力旋流器抛尾,其精矿与磨矿组成闭路。解决了中矿粒度粗、比重大、易丢失的难题,并提高了选矿指标,实现了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
采油厂机构设置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采油厂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采油厂机构改革的原则及其设计模式是:队、矿合一成立管理区;撤消三级单位,以采油队作业区为管理实体进行管理。认为采油厂机构改革更加有助于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强化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