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康凯  李刚  许予勖 《青海石油》2008,26(1):61-64
涩北一号气田是青海油田主力生产区块之一,于1995年开始试采。试采期间气液分离采用井口注醇、站内节流降温的低温分离工艺。随着气田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地层能量衰减速度加快,导致压力急剧下降,仅靠低温分离工艺已不能适应气液分离要求,必须依靠外部脱水装置进行深度脱水,导致生产运行费用急尉增加。为解决该问题。通过技术改进和理论计算,提出了站内先加热后节流再脱水的常温分离工艺,并在2号集气站进行了现场试验。通过试验,取消了注醇工艺,简化了操作流程,彻底解决了由于甲醇泄漏带来的安全隐患,并使综合运行费用降低了38.8%,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工艺技术的成功应用,说明在气田开发中后期,当井口压力下降,采用节流膨胀制冷无法满足天然气外输要求时,气液分离采用常温分离工艺要优于低温分离工艺。  相似文献   
2.
根据近年油气田效益评价结果,青海油田原油单位操作成本逐年大幅上升,其中井下作业成本占总操作成本比例约占30%-35%,其原因是老井递减加快、措施工作量加大、措施增产效果不明显所致。本文通过对近年措施实施效果调查统计分析,提出油田措施作业下步管理思路,建立措施效益分析管理体系,并辅之以措施效果业绩考评保障措施,通过措施作业事前方案论证评估和事后效益分析评价,逐步提高措施管理决策水平、提高措施经济有效率,实现油田效益开发。  相似文献   
3.
尕斯油田经过十多年开发,原油综合含水率已上升到65%左右,现有油气集输系统高能耗、低效率的矛盾严重制约油田开发水平。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试验,提出了单井常温集输工艺流程,并对流程适用范围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4.
针对热凝析带启动压力梯度变化对蒸汽驱汽窜控制机理理论研究欠缺的情况,从蒸汽驱地质物理模式出发,将流体界面细化为汽液和液液界面,从研究2类界面稳定性的角度探讨汽窜控制机理。以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广义达西渗流理论为出发点,确定了单斜油藏2类界面稳定应满足的临界条件,并进一步对热凝析带启动压力梯度动态变化下界面稳定性进行了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重力驱替效应的减弱、界面两侧流体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大和井距的缩小是造成汽窜的主要因素;热凝析带启动压力梯度变化对2类界面稳定性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但界面前缘位置的变化会破坏这种趋同性,从遏制汽窜角度出发2类前缘位置存在最优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文献提出的孔隙体积压缩系数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在孔隙压缩机理认识方面存在片面性。对于油藏多孔介质而言,由导出公式可得出多孔介质较固体介质更难以压缩的结论,这违背了基本的材料力学原理。本文在分析地下多孔介质受内外应力发生变形的基础上,认为岩石孔隙度压缩是内外应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并提出孔隙压缩系数的新表达式,该式克服了原压缩系数表达式的缺陷,对于油藏工程计算的正确取值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不同钻井和完井方式下水平井近井地带达西流动和非达西流表皮系数的计算方法,介绍了现已发表的相关计算公式,并对这些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利用分析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分别水平井近井地带表皮系数和非达西流动系数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国石油项目后评价工作现状描述,分析了地区公司后评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后评价管理机制进行了完善研究,并配以科学保障制度,推动项目后评价工作规范、有序、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特定的油气开发建设项目选取不同评价年限,进行相应的经济评价结果对比,分别对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主要经济评价指标受不同评价年限的影响分析,并将影响因素延伸至资金时间价值递减规律、产量递减特性和资产折旧年限等。经过综合分析,建议经济评价在评价数据输入阶段事先不确定相对固定的评价年限,提出(推荐)确定评价年限的时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