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深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的合理井距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法应用客积法、产量特征法和数值模拟法,对辽河油区杜66块、齐40块、高3块三种典型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合理井距及经济极限井距进行了计算研究。目的有效地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提高蒸汽吞吐阶段采收率;为同类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结果利用容积法计算杜66块、齐40块、高3块的合理开距分别是123.3、125.0、105.4m;利用产量特征法计算三个区块的合理井距分别是111.6、109.5、113.0m;利用数值模拟法计算三个区块的合理井距分别是100、100、1051。结论三种计算方法适用可行;综合确定三个区的经济极限井距分别为86.7、89.9、67.7m;在目前正方形井网格局已定的情况下,杜66块、齐40块、高3块的合理井距分别是100、100、105m。  相似文献   
2.
辽河油田现场实际监测资料显示,稠油蒸汽吞吐阶段油藏纵向动用状况不均匀。其中,薄互层状油藏动用程度约50%,中厚五层状油藏约60%,厚展一块状油藏约75%,动用不充分的油层比例较大。注汽过程中测试的吸汽剖面表明:互层状油藏动用状况受油层渗透率影响较大,即油层渗透率的大小决定其吸汽量、吸热量的大小,进而决定产油量的高低和动用状况的好与差。厚层一块状油藏动用状况受油层纵向位置影响较大,即由于在井筒中对应于上部油层的蒸汽质量好于下部,使其吸入的热量和动用状况也好于下部油层。因此,在稠油老区实施并网加密时,加密…  相似文献   
3.
4.
5.
普通稠油非混相驱开发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普遍稠油油藏锦90块兴隆台油层生产的动态的分析,采用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方法,确定了该块下步非混相驱开发方式及注入参数。目的,提高普通稠油油藏的最终采收率。结果锦90块蒸汽吴吐和水驱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纵向波及系数低,而氮气+磺酸盐溶液的驱油机理是形成泡沫驱,其主要作用是调整吸水剖面,提高波及系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在无条件直接测定油层岩石热物性参数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蒸汽吞吐生产数据和油藏地质特征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油层热物性参数(热导率和比热容、热扩散率)的方法、原理及软件。计算结果精度较高、可以满足地质研究和工程设计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利用辽河油区稠油油藏实测资料,通过优选方法,对国外计算岩石热物性参数的经验公式中常、系数进行修正及调整,得到了符合辽河油区稠油油藏实际情况的计算其岩石热导率和比热容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8.
边底水非均质性稠油油藏蒸汽驱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锦91块为非均质性较强、边底水活跃的特稠油油藏,目前蒸汽吞吐采出程度已达35.8%,局部已有边底水侵入,产量以10%-20%的速度递减,蒸汽驱是该块下一步需要转换的开发方式。采用热采工程、数值模拟方法,优选出蒸汽驱设计的关键技术:井网形式为83 m井距反九点井网;转驱时油层压力及蒸汽驱过程中的压力必须控制在5 MPa以下;单位油藏体积注入速度为1.65 t/(d.hm2.m),注入井底蒸汽干度达到55%,采注比为1.1∶1.0。  相似文献   
9.
辽河油田稠油蒸汽驱注采井射孔方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辽河油田蒸汽驱出现的蒸汽超覆和高渗层过早蒸汽突破现象,分析了各射孔方式的优势和不足,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不同厚度油层射孔方式研究,提出了新的注采井射孔方式。新的方式强调厚油层避射顶部,具体避射比例因厚度不同而定;注汽井按油层渗透率级差确定射孔密度,对与生产井油层连通的差油层适当加密射孔;井组内其他生产井中与注汽井射孔层连通的差油层也相应实施加密射孔。  相似文献   
10.
目前辽河油 田大多数普通稠油油藏都已经历了蒸汽吞吐开采个别原油粘度较低的稠油油藏.在经历了短暂的常规干抽后转入了水驱开发。由 于大多数稠油油藏非均质性较强,经过吞吐开采。其剖面及平面动用矛盾十分突出,加之压力大幅度下降、原油脱气粘度升高.使开发效果明显变差。在这种条件下,开展了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采用氮气泡沫驱可以改善上述油藏的开发效果。应用数 值模拟及物理模拟方法首次较为系统地对氮气泡沫驱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总结出适合氮气泡沫驱开采的油藏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辽河油田6个适合实施氮气泡沫驱的稠油区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