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库木塔克沙漠地表起伏大、地形变化剧烈和地下不存在潜水面,给地震采集造成观测、激发和静校正方面较大的困难,因此以往沙漠区的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系统试验,优化观测、激发、静校正方法,采用组合激发、高覆盖观测提高资料信噪比;多线接收,少线滚动改善横向静校正耦合效果;利用深井微测井结合大炮初至反演控制沙漠区高速顶界面,拟合沙漠表层时深曲线求解静校正量,改善成像效果,获得了较好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2.
排列长度对组合效应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长期的检波器组合研究当中,人们一直认为随着炮检距的增加,点距时差(-Δt)加大,大炮检距的检波器组合对有效波造成压制。为了保证组合效果,必须减少组合尺度,特别是高分辨率勘探。但是,由于大地的吸收作用,地震子波的长度随传播距离的增加也在增加,这种增加制约了点距时差与信号主周期(T)的比值(Δt/T)的变化,使得炮检距的增加对组合效应的影响减小。为了定量研究排列长度对组合效应的影响,利用反射波时距关系计算点距时差,根据地震波的时间衰减规律计算子波长度的变化,找出Δt/T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排列长度对组合效应影响不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故障暂态量分布特征的线路保护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工频振荡等影响,对故障的判别更加快速、准确。线路发生区外故障时,高频成分在经过线路边界时发生明显的透反射效应,造成能量上的损耗,故障电流中高频含量低;而区内故障则不存在这个现象,故障电流中高频含量高。基于线路故障时产生的宽带高频暂态电流分量,利用D2小波能量谱实现故障的快速检测,并构造了小波能量熵量化描述高频暂态电流成分的能量分布,实现区内、外故障的判别。在PSCAD/EMTDC中搭建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很好地进行线路故障的快速检测及区内、外故障的判别,受故障类型、故障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一种解决巨厚表层问题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西部广泛分布的巨厚砾石或沙漠覆盖的表层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通过长排列小折射和微测井联合测深解决表层的厚度;利用连续介质理论,借助层析小折射来解决表层速度;最后利用空变时深曲线静校正方法来计算静校正量。实际应用表明,新思路对于解决巨厚低降速带地区的静校正问题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引起的暂态信号高频分量是行波保护和暂态保护误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发生线路雷击故障和普通接地短路故障时,电压信号的幅值因故障电流入地通路的存在快速衰减,信号复杂度低。雷击未故障时,不存在故障电流入地通路,信号衰减慢,复杂度高。基于小波变换分析电压信号频率分量的衰减,采用突变时刻前、后两个数据窗内小波奇异熵的比值表征信号复杂度的变化。再结合电压信号高频分量的含量分析,实现雷电暂态信号的识别,并通过能量相对熵实现故障极的选择。在PSCAD/EMTDC中搭建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很好地进行暂态信号的识别,受故障距离、过渡电阻等因素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宽方位三维勘探在成为主流地震勘探技术的同时,也带来激发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应用滑动扫描能有效降低激发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但可控震源激发本身存在的谐波因采用滑动而不可避免地干扰了相邻炮记录,因此压制谐波成为确保滑动扫描采集地震资料品质的前提。本文从可控震源激发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谐波产生的机理、谐波干扰的能量级别,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滑动扫描相关参数,侧重压制滑动扫描产生的能量较强的二、三次谐波。试验及滑动扫描实际采集的地震资料显示本文的谐波压制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地震勘探中炸药震源的地震信号主要是爆炸冲击波产生的,应力波在塑性带的演化最终决定了地震子波的主频,地震波的能量取决于塑性带的的半径大小。为此,对炸药性能进行了探讨,满足了地表勘探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浙江某500kV变电站内两台主变噪声异常的原因,介绍了该站的测试方案和主变中性点加装交、直流限流电抗器限制直流偏磁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根据500kV王店变电站直流系统状况,从保证蓄电池组安全、维护人员人身安全和系统运行安全三个方面分析了接线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直流系统接线方式的改造方案。针对改造后直流系统存在的不足,建议该变电站采取"两蓄三充"的接线模式,进一步提高直流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空变时深曲线静校正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部复杂地表区广泛分布着巨厚砾石和高大沙丘,近地表速度呈连续介质特征,地震勘探中容易产生静校正问题,严重影响地下构造成像精度。为此,针对连续介质表层结构的特点,研究了符合连续介质条件的时深曲线平面变化规律,突破以往单一时深曲线代替全区时深变化的限制,形成了一套可行的空变时深曲线静校正方法,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