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1.
通过对溶剂体系、软硬单体比例及功能单体用量对电子保护膜用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甲苯/乙酸乙酯为5/5,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甲酯为8.5/1.5,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为3/7时,保护膜性能较好。剥离力10±5 g/25 mm,涂布流平性好,无晶点;经过高温老化后不掉胶,剥离力增长不大于100%。  相似文献   
2.
鱼骨型水平井是水平井技术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是油田用于改善开发效果和提高采收率的一种重要手段,新疆油田近年来开始将该技术运用于油田开发。从新疆油田已钻鱼骨型分支水平井情况来看,在开采初期单井产量非常高,但开采一段时间后产量骤减。本文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对新疆油田已钻鱼骨型水平井完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其钻井特点,研究出一套鱼骨型水平井分支井眼下筛管完井工艺技术实施方案及其配套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完井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3.
热迪拜油区地层含有天然裂缝,微裂缝较为发育,承压能力弱,固井水泥封固段垂深较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水泥浆密度,但采用常规固井方式施工的多口井仍然出现了严重漏失,无法保证固井质量。针对该区块固井遇到的问题,引入筛管顶部双级固井有效地解决了此类漏失问题。从筛管顶部双级固井的配套工具和施工工艺上介绍了该类型固井方式的适用井况、施工流程和相关工艺、工具要求,为同类井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哈萨克斯坦卡拉姆卡斯油田位于曼格什拉克半岛西部,从地质构造上认为是卡拉姆卡斯—乌津大地构造台阶,沉积于南曼格什拉克拗陷北缘。该油田建成于1970年代,2017年当地甲方为了保持油田产能,决定以2510井为先导试验,进行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作业改造,要求Ф146.1mm井眼使用Ф101.6mm管柱实现尾管半程固井工艺。针对该井井身结构特殊、固井工艺复杂、小间隙固井对水泥浆及水泥石的性能要求高、固井施工泵压高易漏失等难题,通过对固井工具及工艺配套设计研究,水泥浆性能优化,科学设计、精细施工,确保了该井固井施工的安全进行,固井质量优质,为哈萨克斯坦卡拉姆卡斯油田后续开窗侧钻水平井的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新疆油田稠油热采井固井完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新疆油田稠油油藏开采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以前单一直井开发,现在发展为直井、常规水平井、鱼骨型分支水平井、SAGD平行水平井多种井型开发。本文主要从固井完井工艺方面对新疆油田稠油油藏开发技术进行介绍,并针对鱼骨型分支水平井完井方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几种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6.
鱼骨型水平井是水平井技术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是油田用于改善开发效果和提高采收率的一种重要手段,新疆油田近年来开始将该技术运用于油田开发。从新疆油田已钻鱼骨型分支水平井情况来看,在开采初期单井产量非常高,但开采一段时间后产量骤减。本文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对新疆油田已钻鱼骨型水平井完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其钻井特点,研究出一套鱼骨型水平井分支井眼下筛管完井工艺技术实施方案及其配套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完井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疆油田稠油油藏开采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以前单一直井开发,现在发展为直井、常规水平井、鱼骨型分支水平井、SAGD平行水平井多种井型开发。本文主要从固井完井工艺方面对新疆油田稠油油藏开发技术进行介绍,并针对鱼骨型分支水平井完井方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几种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8.
位于东秦岭北锑-汞矿带上的王庄锑矿床,成矿严格受双槐树构造带控制。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矿体赋存部位等综合研究,发现工业锑矿体在双槐树构造带中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可分为带内构造控岩型、构造角砾岩型、糜棱岩型控矿,该认识对指导深部找矿及构造带内区域找矿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稠油热力开采过程中,为了进行连续管井下测试以掌握井下温度和压力数据并实现温压调控,需在井口配套相应的悬挂密封装置。针对原有的连续管井口密封器存在的问题,结合稠油热采井口装置高温高压工况(14 MPa,240℃),研制适合■19 mm、■32 mm的紧凑型连续管井口悬挂密封器。采用Solidworks进行实体建模,利用Workbench软件进行模拟分析,进行应力应变校核。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验证了该装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新疆油田超稠油油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自2009年起开展了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采工艺,为配套该工艺,设计了稠油热采注汽井口装置。但在现场实际作业中,稠油热采井口装置处于高温高压的工况(8MPa 280℃),会导致本体、阀门等零部件的关键部位壁厚减薄,因此确定合理的壁厚阈值计算公式,对实现稠油热采井口装置运行过程中的本质安全尤为关键。结合稠油热采井口装置的特点,分析其薄弱部位,结合薄弱部位,探讨适合其壁厚阈值的计算公式,通过理论计算及有限元分析法进行验证,判断公式的可靠性,为稠油热采井口装置运行过程中的本质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