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应用地震低速异常带特征研究轮南地区奥陶系古岩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孔隙型储集层地震波速度越低,代表其孔隙越发育。但碳酸盐岩岩溶发育段却与此不同,地震波穿越这类岩溶段的速度与其缝、洞发育规模及缝、洞内的充填物质、充填程度有关,速度降低的程度与有效储集空间也有复杂的关系。利用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合成声波测井剖面岩溶带低速异常特征,结合钻探获取的实际古岩溶及储集层特征信息,研究了该地区奥陶系古岩溶与低速异常的关系,进而研究古岩溶的横向分布特征。根据研究结果认为:岩溶发育段与致密碳酸盐岩段相比,速度要降低;Ⅰ类低速异常体速度(小于5km/s)降低较明显,主要反映被碎屑岩充填的大规模洞穴体,代表洞穴充填岩溶相带,对储油不利;Ⅱ类低速异常体(速度为5.0~5.3km/s)主要反映中、小型洞穴和裂缝发育段,被充填或部分充填;Ⅲ类低速异常体速度(5.3~5.7km/s)降低相对不明显,主要反映垂直渗流岩溶相带中未充填或半充填中、小规模裂缝发育段,这类裂缝发育段是轮南地区奥陶系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图4参1(邹冬平摘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油区石炭系海相碳酸盐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主要分布于下古生界,平面分布几乎遍及整个盆地。上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显著减少,主要为石炭系,且层位基本连续,是我国开展该地质时期海相碳酸盐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3.
碳酸盐岩中稳定同位素对古气候的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碳酸盐岩中稳定同位素组成对古气候和古环境具有较为明显的表征意义。根据对广泛分布于塔里木盆地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绘出了浅水台地相的柯坪剖面和深水盆地相的库鲁克塔格剖面寒武系底部至奥陶系顶部稳定同位素地层曲线。经过两地的对比并结合稳定碳、氧同位素组成特点,认为:在塔里木地区,晚震旦纪晚期至寒武纪早期有陆地冰川发育,海水温度较低,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应为烃源岩发育期,台地相碳酸盐岩与盆地相页岩均可成为良好的烃源岩;早寒武世晚期至早奥陶世,浅水台地区有机质埋藏率下降,但深水区有机质的埋藏率增加;中、晚奥陶世是又一个烃源岩广泛发育期。图3 参7(王大锐摘)  相似文献   
4.
在塔里木盆地柯坪、库鲁克塔格的地表剖面和英买力、塔中地区的钻井剖面,中、上奥陶统海相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发生了明显的正向偏移。这种偏移在北美大陆及我国华南相同层位的海相碳酸盐岩及沉积有机质中亦可见到,表明当时的海区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这种偏移可以成为大区域地层学研究的重要标志;还可能意味着中、晚奥陶世的有机质产率增加而且保存作用增强,应是地史中重要的成烃时期。在盖层等石油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前提下,中、上奥陶统亦可成为我国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的目的层系之一。  相似文献   
5.
四川丰都上二叠统生物礁的孔隙演化及含油气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综合应用阴极发光,电子探针,碳氧稳定同位素和流体包体等分析技术对四川丰都上二叠统生物礁的胶结物及其形成环境进行了研究,描述了成岩过程中不同期次胶结作用对孔隙演化的影响,导出了孔隙度与埋藏深度的关系,建立了孔隙-埋藏-油气生成的“三史”演化模式,并用该模式及流体包体资料分析了建南-石柱-带气油气聚焦特点与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