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按流动单元建立测井储集层解释模型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常规测井解释以砂层组或单砂层为解释单元,忽视砂层内部不同流动单元渗流特征的差异,因此储层解释模型可靠性不高。考虑影响流体流动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从修正的Kozeny-Carman方程和平均流动半径入手,利用4个储集物性参数,首先通过聚类分析,定量划分和表征大庆油田某油层的流动单元;然后通过确定流动单元内部孔隙度与渗透率的相关性,建立各流动单元孔隙度,渗透率解释模型,进而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确定岩电关系,来确定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将流动单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岩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证明所建立的模型准确度高。图2表3参3(王月莲摘)。  相似文献   
2.
三维储集层地质模型的二维表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储集层地质模型不仅能表征储集层已知地质特征,还能对井间储集层展布进行预测。笔者从地质模型三维数据体网格单元纵横向结构分析入手,以地层岩性、油层为计算单元统计分析各岩性的厚度、百分组成和油层储集参数平面展布,并通过多种储集层特征三维网格数据体之间的数据运算,来表征油层储量丰度等参数。探讨三维地质模型的运算与平面图形的表征,不仅有利于三维地质模型的检验,更有助于储集层精细地质研究与预测、有利于加密井、扩边井的井位设计,这可以作为对三维可视化技术的补充。彩图6参2(王月莲摘)  相似文献   
3.
“无侵线法”流体识别技术在低渗低电阻率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松辽盆地英坨地区的油藏属于多断块、低幅度、低孔低渗的复杂油藏,用常规测井方法识别流体效果差.长短电极测井系列能够根据钻井液侵入特征来识别所侵入地层的流体性质,"无侵线法"流体识别技术根据反映侵入带和原状地层中渗透性和非渗透性地层的钻井液侵入差异的电性特征,作0.5m电位电阻率和深感应电阻率曲线的交会图版,致密层、纯泥岩层的侵入带电阻率与真电阻率相等,图版上它们所在的45°直线即为无侵线;无侵线右下侧为增阻侵入区,反映水层;左上侧为减阻侵入区,反映油层.可以据此识别油层和水层.应用该方法识别英坨地区58口井共205个试油层或试采层的流体性质,油层符合率在85%以上,应用效果明显.图3参1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