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8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水介质中进行了丙烯酰胺(AM)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的溶液共聚合,优选出单体含量10%,AMPS摩尔含量17.5%,引发剂加量为单体质量的0.05%,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0h的最佳反应条件.考察了共聚物的抗温性能及对不同盐的承受能力并与丙烯酰胺均聚物做了对比,结果表明磺酸基团的强阴离子性与庞大侧基的位阻效应,赋于磺酸盐型聚丙烯酰胺P(AM/AMPS)优良的耐温与抗盐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制了可用于碳酸盐岩酸化压裂的交联酸,包括交联酸稠化剂、交联剂,确定了最佳配方为:盐酸浓度为20%,聚合物浓度为1.0%,交联比为40∶2.0。并研究了交联酸体系的成胶破胶和耐温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3.
王彦玲 《电子测试》2014,(17):155-156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改变。在英语翻译教学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介入,使翻译方法与工具出现了一定的革新,其主要表现就是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正丁醇、正辛醇、十二醇对疏水缔合羟乙基纤维素(BHEC)水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以及乙醇、正丁醇、乙二醇、1,2-丙二醇对BHEC水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醇的加入,有助于提高BHEC水溶液的增黏效果,且醇的碳原子数越大,BHEC水溶液表观黏度的增幅越大;对于同一种醇,BHEC水溶液质量浓度较高(6 g/L)时,醇对其表观黏度的影响大于BHEC水溶液质量浓度较低(4 g/L)时;一元醇能降低BHEC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二元醇能略微提高BHEC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且醇的碳原子数越大,醇对BHEC水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正交实验,先以对特辛基酚和二溴丁烷为合成原料,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剂合成了双醚中间体,再经磺化、中和反应合成了一种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D2C4,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2C4的最佳合成实验条件为:双醚反应中,对特辛基酚、二溴丁烷的摩尔比为2.02∶1,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4 h,碱用量为20%,相转移剂CTAB用量为20 g/L;磺化反应中,氯磺酸、双醚中间体的摩尔比为2.02∶1,在冰水浴中反应时间为8 h。D2C4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表面张力γcmc和临界胶束浓度ccmc分别为32.2 mN.m-1和9.4×10-4mol/L。DTA分析表明D2C4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为322℃)。图4表5参9  相似文献   
6.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FC911对砂岩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阳离子氟碳型表面活性剂FC911处理石英砂,然后用Washburn法测定处理后石英砂对水和油的接触角,研究两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砂岩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液CTAB浓度从0增至10000 mg/L,石英砂水相接触角由0°增至89°,再减至66°,表面从水湿变为中性润湿,再变为弱水湿。FC911浓度为10~1000 mg/L时,水相接触角由〉90°逐渐减小至89.7°;油相接触角由15.3°逐渐增至〉90°。石英砂表面由强油湿变为弱油湿后再变为中间气湿。较低浓度的FC911即可将石英砂表面转变为既疏水又疏油的中间气湿,最佳使用浓度为200 mg/L。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各种参数对压降的影响,本文在对旋流器内流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旋流器压降的分析模型,用来计算旋流器锥段的压降.分析表明:按本文计算的压降代表了旋流器内分离区将流体动能与静压能相互转换所需要的“有效”压降,而旋流器进口处的压降则表示实现流体流道的大小与改变所需要克服的压力损失,“有效”压降所占的比例越大,则表示旋流器的能耗越能有效地用于旋流器内两相液体的分离.通过计算数据与实测压降数据的对比发现,对于一定的旋流器管子以及一定的物料性质来说,锥段压降所占旋流器总压降的比例大体上保持不变,但当旋流器结构尺寸以及流体的物性发生变化时,这种比例会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膳食纤维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膳食纤维对人类健康有积极的作用,在预防人体胃肠道疾病和维护胃肠道健康方面功能突出.综述国内外膳食纤维的 4 种提取方法.指出较为温和的工艺方法和环保的高新技术是研究的重点,酶法结合膜过滤法提取分离膳食纤维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胜利油田陈家庄稠油黏度大、开采难的问题,考察了阴离子烯烃类磺酸盐乳化降黏剂SS、阴离子烷烃类磺酸盐乳化降黏剂SD、非离子乳化降黏剂SF以及SS+SF(质量比1∶1)和SD+SF(质量比1∶1)复配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和乳化稠油的能力,并采用SS、SF、SS+SF溶液进行了微观可视化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0.4%,温度25℃下,SD、SS阴离子乳化降黏剂体系与模拟油的界面张力分别为1.87×10-2mN/m和1.21×10-2mN/m,与稠油模拟油(黏度187 m Pa·s)形成乳状液(质量比3∶7)的黏度分别为42 mPa·s和46 mPa·s;在微观驱油过程中,阴离子乳化降黏剂SD、SS的提高采收率分别为56.75%、61.93%。同样条件下,SS+SF体系具有优于单组分乳化降黏剂的界面活性和提高采收率能力,界面张力降至1×10-4mN/m以下,与稠油模拟油形成的乳状液黏度为30 mPa·s,相对于SF乳化降黏剂提高采收率14.93%。SS+SF乳化降黏剂有望用作普通稠油油田的驱油处理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不同压裂液稠化剂在地层的吸附特性,分析了油田常用的胍胶、合成乳液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三种压裂液稠化剂的含量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别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淀粉-碘化镉法和雷氏盐比色法建立了三种压裂液稠化剂的标准曲线,通过测定三种压裂液稠化剂在石英砂上的吸附量,定量说明了其在地层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三种压裂液稠化剂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0.99;三种压裂液稠化剂在石英砂上的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为胍胶表面活性剂合成乳液聚合物,每克石英砂上的吸附量分别为8.5、7.1和2.0 mg/g。与传统的胍胶压裂液相比,合成乳液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减少压裂液在地层中的吸附,从而减少对地层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