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 一、前言均相和多相催化的研究均表明,对于选择性乙烯双聚反应,其活性中心不是酸性中心,而是过渡金属离子的配位中心。但酸中心对配位中心有着巨大的影响。如在均相催化中的镍基催化剂,既要求有作为活性组份的金属离子,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作为 Lewis 酸位的配体。我们对沸石催化剂的研究也表明,沸石  相似文献   
2.
N_2吸附等温线及BJH脱附孔分布结果表明:当钛含量合适时,所合成的Ti-Si沸石具有非常均匀的孔结构。TS-1沸石(ZSM—5型)的BET表面积为386—423m ̄2/g,TS-2沸石(ZSM-11型)的BET表面积为355—456m ̄2/g,且均随合成沸石中钛含量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吸附结果表明Ti-Si沸石均有明显的疏水性,其正己烷的吸附量明显高于环己烷,随钛含量不同而发生变化,但其H_2O_2的吸附量却随钛含量增加而显著增大。NH_3—TPD试验表明,Ti-Si沸石表面酸性相当弱,根本不存在强酸中心。  相似文献   
3.
Ti-Silicalite沸石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i-Silicalite沸石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性能夏清华,郑禄彬,王公慰,应慕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12)关键词Ti-Si,沸石,催化氧化1引言Ti-Si沸石是Silicalite沸石的钛衍生物,它是由Taramasso等 ̄[...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 Pd-Y 沸石催化剂上乙烯双聚反应诱导期的成因和活性中心的本质,借助于真空静态循环反应装置和 ESR 考察了反应条件下 PdY 催化剂的活化机制。提出了乙烯双聚过程中催化剂的活化图式。即 Pd-Y 沸石的活化过程包括钯离子从体相向表相、从六方柱笼及β笼向超笼的迁移过程;包括迁移的 Pd~(2+)被乙烯还原为 Pd~+的过程;还包括乙烯与 Pd~+配位形成活性中间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模板剂在分子筛合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许磊  王公慰  魏迎旭  齐越 《石油化工》2000,29(4):248-251
以某些表面活性剂为附加试剂即“模板剂”调节凝胶表面张力或以酸碱调变凝胶pH的方法进行了高硅丝光沸石和MCM -4 1介孔分子筛的合成研究。结果显示 ,在分子筛晶化过程中 ,除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以外 ,作为胶体化学性质的表面张力和pH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这表明“模板剂”在分子筛合成过程中除起到“结构导向”作用以外 ,还可调节合成体系中凝胶的胶体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6.
用水热晶化法在SiO_2·TiO_2·TPAOH-H_2O反应体系中对影响TS-1沸石晶化过程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SiO_2/TiO_2比、TPAOH/SiO_2比,H_2O/SiO_2比、晶化温度及晶化时间对、TS-1沸石分子筛的形成和结晶度均有很大影响。TS-1沸石的晶化速度较快,在12-24小时之间即可完成。延长时间,结晶度普遍有降低的趋势。晶化温度以433K-448K为佳,最佳配方为SiO_2·xTiO_2·0.25-0.40TPAOH.25-40H_2O(x=0.00-0.10)。从IR光谱数据I_960/I_550随时间变化来着,骨架钛含量最大值出现在36-96小时之间,所以实际晶化过程以2-4天为宜。从所绘的三元相区图来看,配方只能在小区间变化,这主要由于钛含量的限制。TS-1沸石热稳定性大于1473K。  相似文献   
7.
用NH3-TPD、Py-IR和催化剂表面吸附产物的程序升温脱附方法,研究了丝光沸石经阳离子和水蒸气改性前后的酸性对甲醇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改性丝光沸石催化剂,强酸中心对甲胺产物产生强吸附,对反应贡献不大;该催化剂对一、二甲胺的吸附能力高于三甲胺;当沸石改性使强酸中心减少、酸性减弱时,有利于一、二甲胺脱附,从而降低相继反应产物三甲胺的生成,提高目的产物一、二甲胺的选择性。一定条件下,也提高了反应活性。因而,一定强度的酸中心对于该类催化剂的甲醇胺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正> 一、前言对过渡金属交换的沸石催化剂上乙烯的双聚反应,众多的研究者均指出过渡金属离子直接参与催化活性中心的形成,但对于活性中心的价态却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对 Pd~(2+)离子交换的 Y 型沸石,Lapidus 等借助于 XPS 实验证实了 Pd~0对乙烯双聚无活性,指出活性中心应为离子态的 Pd~+或 Pd~(2+)。虽然 Kevan 等认为该  相似文献   
9.
丝光沸石的超强酸性及其催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 TiCl_4对脱铝丝光沸石进行同晶取代并经(NH_4)_2SO_4溶液促进,制成沸石型固体超强酸。氨吸附 TPD 和常温下正丁烷异构化反应表明,所制备的沸石型固体超强酸其酸强度和酸量大于典型的卤素系列固体超强酸 SbF_5-Al_2O_3-SiO_2。  相似文献   
10.
Ti-ZSM-5沸石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水热晶化法,在不同碱性介质中成功地合成了Ti-ZSM-5沸石。对其结构进行了XRD、IR、SEM、TG-DTA及~(29)Si MASNMR表征,肯定了所合成的沸石为ZSM-5型,且钛原子已进入了沸石骨架,而且该沸石骨架热稳定性超过1473K。发现碱金属阳离子阻碍钛原子进入沸石骨架。从氯丙烯与H_2O_2的环氧化结果看,Ti-ZSM-5沸石对烯烃环氧化过程有很好的催化作用,环氧产物的收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