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体化钻井-固井液激活剂JHJ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激活剂对一体化钻井-固井液中潜活性胶凝材料(BFS)的作用机理,通过筛选试验,筛选出了具有较强激活能力、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物A和质量分数为20%的硅酸盐F.当40%A与20%F按1:3的比例加入一体化钻井-固井液中时,形成的固化体的抗压强度最高,24 h抗压强度达到17 MPa.将40%A和20%F按1:3的比例复配,即为一体化钻井-固井液激活剂JHJ.激活剂加量优选试验结果表明,当JHJ加量为3%~6%时,一体化固井液固化体的24 h抗压强度均大于14 MPa,最高可达17 MPa,完全能满足固井工程的要求;JHJ在一体化钻井液和泥饼的扩散试验结果表明,JHJ能够扩散到一体化钻井液和泥饼中,激活一体化钻井液和泥饼中的BFs,使其发生水化反应,促进一体化钻井液和泥饼固化,从而提高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2.
黄原胶降解菌是从土壤和水中分离出来的,它是以黄原胶为碳源进行生物降解的一类微生物.对黄原胶降解菌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为杆状菌和球菌,杆状菌菌体大小为(0.2~1.0μm)×(0.8~3.2 μm),球菌大小为0.2~0.4μm,革兰氏染色阴性.通过对黄原胶降解菌的生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绘制出了黄原胶降解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出了其最适生长条件矿化度为5×103mg/L,pH值为7.5,温度为35℃,摇床转速为120 r/min,接种量为5%较适宜,黄原胶降解菌在黄原胶浓度为1~5 g/L范围内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3.
黄原胶降解菌的降黏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壤和水中分离筛选出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黄原胶降解菌,研究了黄原胶降解菌降黏作用的规律和降黏过程中pH值的变化和菌数的变化,确定了黄原胶溶液降黏的适宜条件接种量为5%,初始pH值为7,矿化度为5×103 mg/L,温度为30~40℃,摇床转速为120 r/min.研究表明,溶液的降黏效果与溶液的初始黏度有关.通过对黄原胶降解菌的降黏作用研究,掌握了黄原胶溶液黏度下降的规律,这对于如何使含黄原胶的钻井液、压裂液等工作液在现场施工时避免失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生辉  孙忠杰  熊汉辉 《吐哈油气》2009,(2):164-166,183
随着鄯善油田开发进入中高含水期,油井腐蚀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对锌合金、镁合金、铝合金三种材料进行测试,研制出以锌铝合金为材料的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技术在鄯善油田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5.
细菌瓶法用于黄原胶降解菌菌数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易绍金  熊汉辉 《油田化学》2005,22(2):192-194
研制了测量黄原胶降解菌(XDB)菌数用的测试瓶.该瓶为容量12 mL的标准玻璃瓶,装有9.0 mL含黄原胶(唯一碳源)、氮源、磷源及特异性生长指示剂的培养液.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5~7天,有XDB生长的细菌瓶颜色由红变黄,用常规方法进行测试和细菌计数.使用长江大学制造的XDB-JH型XDB测试瓶测定某油田含黄原胶的3个液样中XDB菌数(单位个/mL),与MPN法测定结果完全或接近一致,在钻井液样中均为6.0×102(二次平行),在压裂液样中均为6.0×106(二次平行),在污水样中分别为1.50×103和1.65×103(三次平行),十分接近平板法测定结果(在以上3个液样中分别为7.2×102,7.0×106,1.80×103).表5参2.  相似文献   
6.
废弃钻井液的固化处理是当前最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通过对吐哈油田某井废弃钻井液的固化处理,筛选出用于固化处理的最佳固化剂配方:4%XN-1 13%YH-3 1%XF-2 2%CN-1.考察了固化剂用量对固化体强度及浸出液有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化剂用量20%时,固化体经水中浸泡5 d后,抗压强度仍达 1.26 MPa,其浸出液的COD、悬浮物、重金属含量、色度、含油量等均达到GB8978-1996 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细菌瓶法用于油气微生物勘探中气态烃氧化菌菌数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气微生物勘探中需要测定气态烃氧化菌(GHOB)菌数,目前所用主要测定方法是费时费事的MPN法和平板法。本文推荐使用简单易行的细菌瓶法。研制了盛有唯一碳源气态烃、氮源、磷源及专用生长指示剂的培养液,适用于各种气态烃氧化菌的系列测试瓶。将欲测土壤样品配制成水样,注入测试瓶逐级稀释,在30℃培养14天。培养液变浑变浊或液体表面出现菌膜,颜色由红变黄,表示有气态烃氧化菌生长。气态烃氧化菌的计数按常规细菌瓶法进行。用长江大学研制的JH系列气态烃氧化菌测试瓶测定了某油田勘探采样土壤中气态烃氧化菌的菌数(单位个/g),5个土壤样的测试结果为:甲烷氧化菌2.0×106(三次平行),乙烷氧化菌6.0×106(二次平行),丙烷氧化菌1.3×104(二次平行),丁烷氧化菌2.5×103(二次平行),丙/丁烷氧化菌1.5×105(三次平行),均十分接近常规方法测定结果;MPN法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6,6.0×106,1.3×104,3.0×103,1.6×105;平板法测定结果分别为1.9×106,6.3×106,1.1×104,3.2×103,1.8×105。表5参18。  相似文献   
8.
废弃钻井液的固化处理是当前最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通过实验,筛选出固化剂配方4%XN-1+13%YH-3+1%XF-2+2%CN-1,对吐哈油田某井废弃钻井液进行了固化处理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合适的固化剂后,能够有效地使废弃钻井液固化,并达到较高的抗压强度。将固化体在清水中浸泡5d后,其浸出液的COD、SS、色度、重金属含量、含油量等均达到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