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Capella油田是哥伦比亚南部重要的稠油油田,目前处于开发生产阶段,为了油田的稳产增产,需频繁对油井进行干预。Flush by Unit具有操作简单、移动高效、作业时间缩短、安全事故少等优点,作为试点引入了Flush by Unit为该油田的浅井提供修井服务,以降低桶油成本。本文介绍了Flush by Unit的结构组成、使用范围、现场使用效果,与传统修井机相比,可以大幅降低作业时间和成本,为后续规模使用Flush by Unit进行常规修井提供了依据,也为油田的增产稳产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渤海南部以复杂河流相油田为主的多个油田相继投产,整体产能与油田开发方案设计较为一致,但是单井产能差异较大。为了合理地进行产能评价,以渤海南部KL油田群为例,将油田投产初期产能与ODP方案产能进行对比,详细剖析了比采油指数、储层厚度、储层物性、时间校正系数及层间干扰系数等因素对产能评价的影响,并对比采油指数、时间校正系数、层间干扰系数提出了新的校正方法,首次提出利用电阻率校正比采油指数,多元回归法确定层间干扰系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介绍了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几项关键技术:前期的页岩气藏分析、地层评价、岩石机械特性地质力学分析,中期的钻完井技术以及后期的压裂增产技术,其中压裂技术方面又分别介绍了清水压裂技术、重复压裂技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以及同步压裂技术。这些关键技术对国内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水平井是提高单井产量的一种有效开发方式,特别是对于稠油油藏其效果显著,一般单井产量能达到直井产量的3~5倍。水平井完井方式主要有固井射孔、三开悬挂筛管和二开筛管完井方式等,固井方式需要射孔打开地层,射孔费用高及水平段固井储层伤害严重等原因应用较少;裸眼筛管完井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完井方式,具有钻井周期短、成本低的特点。裸眼筛管完井方式投产前需要对井眼内的泥饼进行清除以获得好的产能,国内常用的方法是下入组合酸洗管柱泵入酸洗体系进行处理,该方法适用于水平段不长,酸洗后地层漏失量小易于返排的地层。对于哥伦比亚普图马约盆地OMBU区块长水平段水平井来说由于其地层压力低易漏失,该方法具有局限性。根据该区块特点提出了一种施工简单成本较低的处理方法即泥饼清除剂(MCR)方法。泥饼清除剂方法原理是采取浸泡方式溶解钻井泥浆体系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和屏蔽暂堵剂成分,从而达到疏通井眼和地层的作用,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处理效果明显,施工风险小、无毒无污染且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渤海海域垦利10-4油田因为钻井密度小、地震分辨率低等原因,储层砂体厚度预测难度大,是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难点。为此,以岩心、钻井、测井等资料入手,总结了渤海湾盆地垦利10-4油田古近系沙三上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及河口坝等3种沉积微相特征,并统计了各沉积微相下钻井砂岩厚度,结合基于测井约束的地震反演资料,有效预测各油组小层内砂岩平面展布,通过钻井钻后验证储层厚度吻合度在86%以上,这为后期调整井的部署提供了方法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哥伦比亚Matambo区块油藏埋深约5 000.00 m,具有地层倾角大、多套压力系统、地应力高、多断层破碎带、多层大段泥岩、巨厚砾石层及异常高压地层等特点,6口深井在钻井过程中频繁发生井塌、阻卡和井漏等井下故障,导致钻井速度慢、钻井周期长。为提高该区块油气勘探开发效益,在充分分析该区块地质情况和总结已完钻井施工经验的基础上,从井身结构优化、井眼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多参数随钻监测与分析、固井工艺优化及钻井液体系优选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攻关,形成了适合该区块的深井钻井关键技术,并在G10ST5井进行了现场试验。G105ST5井顺利钻至设计井深,井身质量和固井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与该区块其他6口深井相比,钻井周期缩短了20.7 d,平均机械钻速由3.00 m/h提高到7.00 m/h,井下故障损失时间在钻井周期中的占比由原来的15%~30%降至7%,钻井综合成本降低近45%。现场试验结果表明,Matambo区块深井钻井关键技术能够满足深井钻井提速提效的要求,也为其他类似区块复杂深井的优快钻井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
对于海上边底水能量较活跃的中轻质大段合采油藏,常因避射厚度不当引起底水锥进,影响油田开发效果。针对该问题,以渤海K油田为例,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油井距内含油边界水平距离、油层底部距油水界面垂向距离、油层厚度、原油黏度、渗透率级差等因素对油层避射厚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渤海中轻质油藏,随着黏度增加,避射厚度增加,当油井距内含油边界大于100 m时不需要避射;当原油黏度小于5 mPa·s时,最佳避射厚度为3 m。首次形成了一套渤海中轻质油藏射孔方案图版,该图版对指导类似油田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搞清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古近系沙三上段沉积特征及展布规律,应用岩心、粒度、薄片统计、录井、地震等资料,总结层序格架下的沉积相类型和展布特征。结果表明:垦利A油田发育近源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前辫状河三角洲3种亚相,并进一步划分出辫状河道、冲积平原、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及席状砂等6种沉积微相;应用层序地层学,将沙三上段划分为1套三级层序,低水位体系域(LST)以水下分流河道厚层砂岩为主,水进体系域(TST)和高水位体系域(HST)以薄层砂岩为主。不同体系域砂岩厚度及展布规模,受控于湖平面升降及沉积物供给速率。该认识可为断陷湖盆斜坡带的砂岩储层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近10年来,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美国页岩气产量迅速增长,目前已经占到天然气总产量的13%~15%。总结了美国页岩气开发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原因,介绍了以下几项关键技术:前期的页岩气藏分析、地层评价、岩石机械特性地质力学分析、中期的钻井技术、完井技术以及后期的压裂增产技术,其中压裂技术方面又分别介绍了清水压裂技术、重复压裂技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以及同步压裂技术。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这些关键技术将对国内页岩气的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哥伦比亚HUILA省Villeta地层为大段泥、页岩层,因页岩层理和微裂缝发育导致井壁失稳严重,钻井事故频发,安全钻达目的层极其困难。为解决该地层的井壁失稳,通常采用油基钻井液。但随着哥伦比亚环保政策越趋严格,废弃油基钻井液和油基钻屑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问题。采用强封堵高抑制性的高性能水基钻井液,成功地解决了HUILA省Villeta地层中的钻井失稳问题。本文分析了Villeta地层井壁失稳原因,在考虑环境和物流限制下研究了一种高性能水基钻井液,通过实验确定了高性能水基钻井液配方,监测现场性能参数,通过实践在现场Villeta地层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为哥伦比亚HUILA省Villeta地层钻井液运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