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环北京地区作为实施《全国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建设方案》的首批重点监测区,在论述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研究分析了进行环北京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及其变化、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状况监测的信息提取方法和辅助影像判别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遥感影像判读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启动压力和毛管压力对低渗透油田生产参数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解决低渗透油田生产参数变化与中、高渗透油田不同的问题,考虑油藏存在启动压力、毛管力、重力等因素情况下,推导了低渗透油田油水两相渗流时生产参数含水率、无因次采油指数、无因次采液指数的变化形式,并具体分析了3种因素对生产参数的影响,指出毛管力和启动压力的存在增加了含水率,增加了无因次采液指数,对无因次采油指数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毛振强 《石化技术》2023,(12):144-147
储层内流体势是判定油气运移的重要依据。主要分析了东营凹陷内地层水的矿化度和水型的分布规律,指出其与油藏圈闭保存条件密切相关。异常高压是油气运移的重要动力,是流体势大小的重要指标,高势区的部位往往是油气源区,可以提供流体运移的动力,油气运移由高势点向低势点运移。通过对流体势低势区的分析,可以预测有利的油气聚集区,东营凹陷由此形成油气藏围绕主要生烃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的格局。利用地层水化学变化规律和地层压力变化趋势可以判断油气运聚方向。  相似文献   
4.
应用曲线组合法识别正南气藏气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气藏的气层识别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测井曲线,提高对目的层的正确判断。分析了正南气田的特点和测井系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不同的测井曲线进行组合应用的方法,如声波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组合、声波曲线与自然电位组合、中子伽马与自然伽马组合、声波曲线与中子伽马曲线组合等。运用不同测井曲线的组合方法消除了因泥浆侵入、岩性变化大等因素产生的错误判断,重新认识了地层的流体性质。试油结果证实了曲线组合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纯化油田中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纯化油田地质及开发特征,评价了该油田目前的开发效果,利用统计分析和油藏工程方法,确定了纯化油田中,高含水期开发的技术界限,包括合理井网密度,合理注采比,合理井底流压,合理采油速度,合理注水速度,合理注水压力,平均单井日产油量及经济极限含水率等开发指标。  相似文献   
6.
利用实际油藏数据,建立起一个数值地质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对影响周期注水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油藏流体物性、岩石物性、生产制度等因素对周期注水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7.
大芦湖油田樊29块是典型的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整体压裂后投产,经过10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常规调配效果越来越差.在油藏精细研究基础上,借鉴低渗透油藏研究的新理念和新成果,结合数值模拟、测井解释成果、油藏工程方法、油层渗流力学理论、室内试验等技术手段和理论,对该块中高含水期的动态调配方法进行探索,提出"变井排注水驱替井排间剩余油、变周期注水增大注水波及体积、变幅度注水改变渗流方向"的灵活注水方式,经过矿场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达到降低自然递减、改善水驱状况的目的,增加可采储量18.3×104t.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研究――以大芦湖油田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芦湖油田属于低渗透油藏,目前处于开发中后期。为了进一步挖潜,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大芦湖油田各砂层组的采出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不同砂层组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完善井网、抽稀井网、不稳定注水等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法。模拟结果表明,砂层组的采出程度最高,井网相对比较完善,砂层组的主要调整重点应该放在42小层。  相似文献   
9.
樊31北块特低渗透油藏初始含水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樊31北块属于特低渗透油藏,其初始含水率要比中高渗透油藏的初始含水率高得多,并且开井生产后含水率会持续下降一段时间。通过分析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流体流动的微观机理认为,油藏构造特征、地层沉积特征、钻井和压裂过程造成的水锁效应、贾敏效应、地层微裂缝的动态变化、启动压力梯度和岩石物性特征是引起初始含水率差异的因素,并利用樊31北块的物性参数定量计算了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花沟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胜利油田花沟气田开采近10a,已进入产量递减期。在分析气藏的开采特征、影响采收率的因素和剩余气分布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挖潜方向和提高采收率的主要途径,包括:(1)针对不同的气藏驱动类型采取不同技术措施;(2)合理配产,既充分发挥气藏的生产能力,又避免底水过早大幅度锥进、破坏储集层结构;(3)底水气藏投产时适当提高气层的射孔底界,充分利用层内或层间夹层;(4)采用先期防砂等先进的采气工艺技术,并重视开发全过程的气层保护;(5)开发中后期采用化学排水等排水措施及增压采气工艺措施;(6)强化科学管理,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图2表2参13(冯延状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