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输油泵机组运行状态差异大、效率低、能耗高等缺点,根据现场测试和数据分析结果,对泵机组实施能效对标体系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影响泵机组效率的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引入综合评价因子以全面反映能耗水平,对综合评价因子和泵机组效率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影响泵机组效率的因素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功率因数、节流损失率、泵机组单耗和电动机综合效率,可通过线性回归和差值计算,分析造成泵机组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研究结果可为集输系统重点耗能设备能效对标提供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有些进入中后期开发的油田接卸原油大多采用开式或半密闭工艺,不能满足国家法规污染物排放要求的问题,在简要介绍了开式和半密闭卸油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全密闭卸油工艺流程,运用PLC实现对卸油过程实施PID闭环控制,实现卸油泵自动启停和全自动密闭卸油。通过对某联合站卸油工艺的改造,可比半密闭卸油减少原油损耗0.48t/d,天然气0.175t/d,全年实现经济效益115万元,投资回收期约为0.79年,既达到了环保要求,又消除了安全隐患,在获得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对油田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摘要:输气站场分离器主要负责对气源进行除尘、除杂,受高压和交变载荷的影响,长时间运行将导致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针对分离器易出现过检验或检验不足的现象,采用基于风险的检验(Risk Based Inspection,RBI)技术,根据威布尔分布函数改进同类设备失效概率,根据极限状态函数改进设备修正系数,建立了完整的分离器风险评价流程。以某输气站多管式旋风分离器为例,进行了定量风险评价,检验周期由规范要求的6年缩减为2-3年,且根据分离器的损伤机理制定内壁和外壁的检验机制。研究结果可为输气站场设备的风险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实时动态反映油气管道在高后果区的风险水平,结合蝴蝶结(BT)和动态贝叶斯网络(DBN)模型对高后果区管道泄漏行为进行了分析,利用模糊概率和Leaky Noisy-or Gate模型分别确定DBN模型的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并在人为因素、腐蚀情况等节点引入时间维度进行动态设置,得到管道泄漏概率和事故后果发生概率的时变特性。结果表明:管道泄漏概率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在投产初期和运行后期的泄漏概率较大,应引起足够重视;管道占压和违章施工是引发高后果区管道泄漏的主控因素;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同事故的发生概率逐渐增大,事故发生概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油气聚集、喷射火、闪火、油池火、火球和蒸气云爆炸。研究结果可为油气管道高后果区的动态系统分析和安全管理提供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油田生产和管理效率,保证油田生产的安全平稳,设计了基于Wonderware系统平台的油田井站的远程监控管理系统。现场通信网络选用Micwell与ZigBee相结合的组网方式,运用InTouch9.5组态软件实现对油井、水井、联合站生产参数及过程的全天监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李明  李慧娜  郭辉  杨帆  高满仓  梁昌晶 《焊管》2023,46(3):31-34,40
为了提高现有输油管道负压波检测系统的灵敏度和检测性能,在不增加硬件的基础上,采用分段差值的方法确定是否发生泄漏,基于相似性原理计算信号间的欧式距离,由此确定压力信号至上、下游的时差,并通过现场泄油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原有算法只能检测到突发泄漏,但对于泄漏量小于1.1%的缓慢泄漏工况未能有效检测;改进算法后可检测微小缓慢泄漏,当采样点数移动步长为5时,定位的绝对误差为0.52~2.47 km,标准差为0.95 km,定位结果误差较小。该方法适合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管道泄漏检测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腐蚀管道剩余强度的预测精度,深入分析影响管道剩余强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对剩余强度进行有效预测,采用改进的布谷鸟搜索算法(ICS)对光滑因子进行寻优,建立了基于ICS-GRNN的管道剩余强度预测模型,并与其他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ICS算法较CS算法提前88次迭代达到收敛条件,具有更快的迭代速度;ICS-GRNN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和希尔不等系数均最小,分别为1.92%和0.43,与其他模型相比,预测精度和鲁棒性最好,预测时间最短。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确定腐蚀管道的后续承载力和服役状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完整性评价是完整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GB 32167-2015《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规定》中建议优先采用内检测数据对管道的完整性进行评价。基于工程实例,对某管线内检测检出缺陷进行分级、分类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维修响应策略。结果表明,该管道的内腐蚀较为严重,且集中在5~7点钟方向,可采用预估维修比(ERF)作为缺陷是否需要进行维修响应的判定条件。通过综合分析,所有缺陷ERF均小于1,剩余强度满足要求;应立即响应的缺陷共有6处,可在1 a内计划响应的缺陷共有85处;应在2024年7月13日前再次开展内检测作业。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梳理管材与水质对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采集不同区块采出水处理站的水样,在室内对不同水质、不同管材的腐蚀速率进行测定,以Pearson相关系数为评价指标,采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计算了矿化度、悬浮物、油、pH值、离子浓度与管材腐蚀速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矿化度和S2-含量对腐蚀影响较大,当矿化度<15000 mg...  相似文献   
10.
华北油田加热炉普遍存在大气污染物排放超标现象,特别是燃油加热炉的氮氧化物、硫化物、粉尘排放超标。GB 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颁布实施对重点地区排放限值更加严格。华北油田地处京津冀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更加突出。针对这一问题,华北油田公司根据不同站场条件对热电联供、热泵、以气代油等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为多种供热方式替代燃油加热炉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技术方案成熟后建议在各油田及长输管道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