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汽车及其润滑油的发展与排放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介绍了美国,欧洲,日本,中国汽油机油与柴油机油的发展过程,现状,趋势及其与排放的相关性,指出:90年代美国环保要求与节能变得更加严格,美国内燃机油规格进展充分反映了这一变化;欧洲,日本进入21世纪总的方向也是如此;中国的轿车工业主要是世界知名汽车厂商合资生产,其内燃机油规格遵守世界汽车厂商的要求,基本上跟随欧洲规格。  相似文献   
2.
杨道胜 《润滑油》1992,(2):43-49
对国外润滑油添加剂特别是对内燃机油复合剂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并对其在中国基础油中作过实验复合剂牌号及用量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介绍欧洲目前广泛使用的ACEA E系列以及主要OEM重负荷发动机油规格。概括了欧洲ACEA和各OEM重负荷发动机油规格所处的地位、关系、发展历程等。报道了2012年12月ACEA出台了最新E系列重负荷发动机油规格即ACEA E-2012规格,欧洲最重要的OEM奔驰于2012年推出的最新版本的重负荷发动机油规格V2012.1,通过分析比较,总体上奔驰V2012.1规格远高于ACEA E-2012规格。对欧洲下一代重负荷发动机油规格进行了展望,未来欧洲可能增加生物柴油使用和燃料经济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90年代国外发动机燃料及润滑油的新趋势.由于发动机水平特别是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无铅汽油在国外将广泛普及,为了满足柴油机微粒排放的新标准,国外柴油硫含量将降到相当低的水平.发动机润滑油将很快普及SG和CE,而欧洲则要求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汽车排放及油品升级的新阶段对基础油及添加剂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4~2005年汽车排放和油品规格的发展均升级到一个新阶段。美国、欧洲和日本相继在2004~2005年实施新的排放法规,相应的燃料与润滑油均升级。欧、美、日均要求在2004~2005年汽油与柴油中的硫含量不超过50μg/g。同时润滑油规格也上升到一个新阶段。2004年美国出台了GF-4/SM,进一步对磷进行了限制,首次提出了硫含量不超过0.5%。柴油机油方面出台了CI-4 。欧洲出台了ACEA-2004新规格,日本在2005年出台了DH-2/DL-1新规格均首次提出了对硫、磷、灰分的限制。它们是今后4~5年间主要使用的规格。它们的出现对基础油添加剂都带来巨大影响,Ⅰ类基础油受到限制,会更多地使用非常规油,ZDDP也将减少,而会大量使用非硫、磷的抗氧剂、抗磨剂而导致油品成本大幅增加。由于对使用后油低温泵送性的限制,半结晶OCP使用将有局限。又由于柴油机使用微粒过滤器而使清净剂要降低灰分并希望不含硫、磷。  相似文献   
6.
杨道胜 《润滑油》1995,10(2):41-43
介绍了埃克森公司PARANOX-390复合剂在中国基础油中进行的模拟实验、台架实验情况,证明了该剂为适合中国基础的SG/CF复合剂。  相似文献   
7.
内燃机油的升级换代与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道胜 《润滑油》2002,17(1):16-22
详细叙述了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类型,作用机理及其指标,高聚物是如何改进油品粘度指数,各种高聚物作为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发展趋势,以及它们的剪切稳定性,增稠能力,低温性能等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美国内燃机油新规格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去20年低温泵送性是发动机油重要的指标,但是历来都只针对新油,最近才对使用后油的有所要求。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发动机整个使用过程中油品低温泵送性可能变得很差。本文使用工业发动机以及专用的发动机试验来考察使用后油品的低温泵送性,特别考察了粘度指数改进剂对其的影响。实验表明:使用某些种类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其使用后油品可保持不错的低温泵送性能,而使用另一类粘度指数改进剂则使用后油品的低温泵送性变差,尽管他们的低温启动性并不受到多大影响,降凝剂也对用后油低温泵送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杨道胜 《润滑油》2013,(6):5-12
中国汽车生产量2009年以来一直是全球第一,2012年中国的轿车+MPV+SUV生产超过1300万辆,其中自动挡车份额达到44.5%,而2017年预计将超过50%,自动挡车可达850万辆左右。全球轻型车自动挡将持续上升,2017年可望达到60%。全球在发展节油的自动挡如6AT、CVT、DCT、AMT。从节油来看AMT最好,CVT与DCT近似,6AT稍为逊色。平顺性以CVT为最佳,AMT比手挡还差,成本上AMT为手挡的1.6倍。DCT、CVT、6AT相近约为2.2倍。发展自动挡美国以增加挡速的AT为主,日本以发展CVT为主,欧洲以发展DCT为主,但中国不可能采用他们任何一种模式,因为中国轿车70%为外资品牌而它们将是最大的影响因素。2017年仍以增加档次的AT为主,CVT有一定发展,由于在中国生产的干式DCT出现问题DCT的发展受挫,ATF倾向使用低黏度油需要使用防颤性能好的摩擦改进剂将是关键,CVTF也需要防颤但还需要增加钢对钢摩擦系数的添加剂,DCTF也需要防颤性能好同时需要好的极压性能,DCTF最为苛刻,换油期较短。中国自动挡润滑油市场中ATF将仍然是最大。  相似文献   
10.
欧洲轻负荷发动机油规格种类非常多,除了ACE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规格以外,各轿车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均有各自的发动机油规格ACEA轻负荷发动机油规格主要使用奔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