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杨映洲 《甘肃冶金》2014,(6):150-155
数字化摊铺对限定作业时间的不停航施工而言,其作业速度快、精度高,测量人员能实时检测指导施工,在节约材料、节省劳动力、保障工程质量等方面有很强的优势,同时解决了传统人工基准架设速度慢这一难题,使不停航施工在退场清扫时间、摊铺厚度质量控制得到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2.
苏里格气田西区致密砂岩气水识别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苏里格气田西区筛选多口典型井,采用阵列感应及偶极子声波实验,获得了岩石物理参数,明确了电性特征与气水间的关系,建立了对应的交会图,并应用在三维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解释上。基于地震、测井联合技术,预测了苏186 区块气水分布特征,有效地指导了井位部署与气藏开发,同时对其他致密砂岩气藏的气水分布识别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资源量巨大,压裂水平井是重要的开采手段之一。常规水力压裂形成的高导流短裂缝对于致密砂岩储层或低渗砂岩储层Ⅲ,Ⅳ类井增产效果较差,另外,高黏度交联冻胶压裂液对储层伤害较大。通过借鉴混合压裂工艺在国外致密气田的成功案例,结合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的地质特征,使用StimPlan软件模拟常规压裂和混合压裂裂缝形态,并借助井下微地震监测结果,分析了2种压裂工艺井的裂缝展布特征,验证了压裂施工效果。最后,通过苏里格东区致密气藏60余口水平井的试气和生产产量对比,得知混合压裂比常规压裂增产效果明显,且降低了施工成本。混合压裂工艺由于"低伤害、控缝高、造缝长、低成本"等特点,是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中的有效增产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苏里格气田西区属于辫状河沉积体系,成岩作用强烈、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前期评价井生产证实,气井产水严重,产量递减快,严重制约产建进度。双侧向电阻率测井由于信息量不足,难以有效识别流体性质。利用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以侧向电阻率和阵列感应反演原状地层真电阻率比值关系制作交会图,建立感应比图版。有效识别储层流体性质,使西区整体解释符合率提高10%,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杨映洲  念森 《甘肃冶金》2015,(1):131-133
准确测算机场不停航施工接坡时的沥青混合料量,在实际施工中至为重要。既要保证施工质量,又要保证施工人员、设备的安全撤离,使机场恢复正常使用起决定性作用,回返计算法确定混合料量可为不停航机场改造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6.
某油田长3油层分布面积广、储层变化大,存在大量低电阻率油层,测井解释难度较大。为更好地认识储层的特点和识别孔隙流体性质,通过实验对储层岩石组成、充填物的成分及含量、孔隙结构等微观特性进行分析,总结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确定导致该油层表现为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长3储层物性主要受充填物和孔隙结构的影响,高束缚水饱和度和高矿化度地层水则是影响其低电阻率的2个主要因素。常规测井解释方法对该区长3油层的识别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使用单一解释方法容易造成误判,核磁共振和阵列感应测井方法摆脱了仅依靠电阻率判断含油性的缺陷,在低电阻率油层识别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石盒子组具有典型的内陆河流相沉积特征,传统的地层划分以等厚地层为原则,具有穿时性。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为指导,利用钻井岩心与测井资料,采用时频分析技术,建立了苏里格气田石盒子组等时地层格架,并将典型井划分出4个中期旋回、9个短期旋回及22个超短期旋回,为河流相层序划分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对河流相油气藏多级层序划分具有指导意义,并进一步论证了地质时期米兰科维奇旋回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抽油机力矩直接控制节能装置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其技术特点.介绍了该节电装置在长庆油田的应用情况,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节电效果显著,在抽油机节能改造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苏里格致密气藏水平井没有适应的压裂技术模式,导致部分井低产且成本高。本文通过建立了三类水平井压裂地质模型,以及生产动态和压裂软件模拟,开展裂缝参数、施工参数和压裂工艺设计等优化研究,形成了针对性强的三类水平井压裂技术模式,达到Ⅰ类井降本,Ⅲ类井提产的目的。结果表明,压裂地质模型符合率误差<6%;压裂改造技术模式现场试验70口井,无阻流量和初期产量较对比井分别提高12.5%和7.7%,核算直接节约费用3800余万元,促进了水平井效益开发,同时对国内同类气藏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