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于H∞/H2的多变量约束热轧带钢AGC鲁棒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热轧带钢自动厚度控制(AGC)的鲁棒控制问题.为了消除轧制过程中其它变量对厚度控制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H∞/H2的多变量约束控制策略.首先,采用高阶未建模扰动对控制输入传函的H∞范数作为鲁棒性能指标,张力与活套等约束量对输出评价信号传函的H2范数作为LQG性能指标,建立了受约束的厚度控制模型.其次,设计了H∞/H2状态反馈鲁棒控制器,把受约束的AGC控制转化为系统在模型摄动与外界扰动下满足一定性能指标的鲁棒控制问题.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H∞/H2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控制特性.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部优质储层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对于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开发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扫描电镜、毛管压力分析以及包裹体测温等分析测试手段,根据成岩作用和成岩相特征,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部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碎屑颗粒粒度、砂岩类型以及成岩作用的差异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研究区目的层可划分出9种成岩相带,主要以优质储层与非优质储层的组合形式出现。位于致密相之间的石英加大胶结混合孔隙相、自生高岭石胶结晶间孔相以及粘土杂基混合充填溶蚀相,是发育优质储层的良好成岩相带。微裂缝的发育以及溶解作用的发生,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4.
杨斌虎  赵小彦  杨宁 《冶金自动化》2012,36(4):51-53,63
针对现有LF炉合金化模型存在的问题,首先分析了其数学机理,指出LF炉合金化算法的本质是线性规划;然后将LF炉合金化问题转化成线性规划算法的单纯形问题,给出单纯形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并对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数值验证;最后介绍了包含合金化模型的LF炉过程控制系统的实现。系统运行实践表明,该模型收敛速度快,能满足实时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以提高企业效率与效益为目的,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对管理对象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规范与控制。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正是说精细化管理的牦点和精髓。石油企业面临更多的是重复性的具体操作细节,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由此我们想到,精细化管理方法对于加强石油企业基层建设,提升基层基础管理水平也会有重要的推动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类非最小相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鲁棒控制器.首先,通过等价坐标变换将该非线性系统变换为零动态稳定的等价系统.然后利用鲁棒无源原理和李亚普诺夫原理对等价系统设计出自适应鲁棒控制器,并证明闭环等价系统是渐近稳定的.最后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实例设计,结果表明,它是稳定这类非最小相非线性系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结构奇异值μ综合的热轧带钢AGC鲁棒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鲁棒结构奇异值μ理论, 建立了热轧带钢AGC的鲁棒控制模型, 把AGC系统中分散的摄动集中成一个对角阵进行描述, 分析了μ综合控制在热轧带钢中的摄动抑制机理, 应用鲁棒稳定与鲁棒性能准则约束条件, 设计了热轧带钢AGC μ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μ综合控制能有效地抑制AGC系统中的摄动, 对模型不确定性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涟钢CSP热轧厂采用日本东芝公司开发的PI+ILQ活套控制,能克服PID控制及解耦控制的缺点,具有控制效果良好和现场调试容易等特性。特别在轧制薄规格产品时,PI+ILQ活套控制的张力波动和活套高度波动分别只有PID活套控制的30%和20%左右,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据统计,CSP热轧产品厚度偏差小于25μm,宽度偏差小于10mm,证明PI+ILQ是一种有效的活套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了热轧带钢自动厚度控制(AGC)鲁棒预测模型与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AGC动态鲁棒预测模型,并给出了对应的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弹跳方程,分析了传统AGC控制模型的局限,讨论了变刚度AGC与鲁棒控制的联系;其次,针对轧机机架间传递的扰动,在AGC的前馈部分,引入H∞滤波器,使得轧件在输送过程中传递的不确定性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同时,利用预测控制(MPC)预测机理,对轧制力进行动态预测,使得轧制条件迅速优化;最后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