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7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336篇
工业技术   821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248篇
  1997年   323篇
  1996年   298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228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79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6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芳香硝基化合物的催化选择性加氢反应,开发可替代贵金属催化剂的低成本、高效非贵金属催化剂,对于芳香胺类化合物的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简易、可规模化的制备方法,以镍—2,5-吡啶二羧酸金属有机框架为前驱体,热解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碳包覆镍纳米催化材料(Ni@CN)。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元素分析、N2吸脱附等检测手段对Ni@CN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Ni@CN可在温和条件下(85℃,1.0 MPa H2)高效加氢含取代官能团的芳香硝基化合物生成对应的芳香胺类化合物。对比试验表明,镍纳米颗粒是Ni@CN的加氢活性中心,而石墨碳壳的存在有利于优先吸附硝基官能团。此外,进一步考察了Ni@CN的循环使用性能以及抗硫化物中毒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缺齿故障的多级传动齿轮箱,由于幅值及相位调制现象带来的诊断问题,利用小波分析和包络谱分析,对直齿圆柱齿轮故障信号进行降噪和功率谱分析,准确的找到故障特征信号,诊断齿轮箱的故障。结果表明小波变换能够较好的诊断缺齿故障。  相似文献   
3.
4.
隧道围岩变形监测仪器埋设具有滞后性,导致仪器安装前的位移无法获取,给监测与仿真计算的对比分析造成了困难。基于围岩物理力学参数的单一变量计算数据,对弹性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进行敏感度分析,拟合给出LDP(Longitudinaldisplacementprofile)曲线及全过程损失位移 占比,进一步给出 Hoek经验公式的参数 K1,K2,对原位监测曲线进行拟合,寻找并确定与原位监 测曲线匹配度最优的计算位移曲线,计算出监测位移最大损失值,并修正监测全位移曲线,修正后的曲线与样本曲线误差较小,为监测位移损失确定和隧道安全稳定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6.
7.
研究了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F),以减压渣油和催化裂化油浆为原料,制备重交通道路沥青产品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原料中油浆掺入量为10%~30%时,可以生产出牌号为AH70,AH90,AH110的重交通道路沥青产品.工业试验表明,生产牌号为AH70,AH90的重交通道路沥青,采用此技术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思茅松,又名卡锡松,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省思茅市澜沧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比较适于思茅松的生长。思茅松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纤维长,成浆的强度好等特点,是优良的制浆造纸纤维原料,已成为云南发展制浆造纸的重要速生树种,也是我国调整造纸原料结构,提高纸产品质量主要发展的纸材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流体法研究了对45钢铁素体及奥氏体作氮碳共渗处理的工艺;为便于比较,同时对45钢进行了淬火+低温回火处理。通过金相观察,显微硬度和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两种氮碳共渗系数及耐磨性能,并使用轮廓仪测定了试样表面的粗糙度。结果表明,奥氏体氮碳共渗后试样表面的化合物层由两层组成,表层为Fe3N次表层为富含氮、碳的马氏体及奥氏全;而经铁素体氮碳共渗处理的试样,其表面的化合物层只有一层(由Fe3N及少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