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南非Sasol公司在1950s引进美国凯洛格CFB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改进、开发设计出改进的合成反应器(SAS)的技术发展过程,并指出SAS反应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基合成油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反应器和工艺等方面对天然气基合成油技术做了详细阐述,并对国内外合成油技术进行了比较,同时为我国合成油技术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项采用高压旋喷技术进行原位氧化修复地下水的真实案例,项目地下水污染量约2600方,污染物为TPH。本文主要对高压旋喷修复工艺、施工流程、主要设备和工艺参数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该案例对高压旋喷技术在土壤和地下水修复项目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FC)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绿色能源技术 ,以其无腐蚀 ,能量转化效率高 ,环境友好 ,燃料适应性强和寿命长等优点 ,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SOFC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固体电解质材料、电极材料的研制 ,并综述了SOFC国内外开发现状 ,展望了SOFC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载体、不同含量的K2O和MnO助剂、粘结剂对铁基催化剂影响的研究,制备出性能很好的合成气生产低碳烯烃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在温度340℃、压力2.0 MPa、空速1 000 h-1和H2与CO的摩尔比为2的条件下,CO转化率大于75%,低碳烯烃选择性大于等于70%.  相似文献   
6.
石脑油蒸汽裂解FCC装置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C4/C5烯烃副产物,现有的工业化生产工艺无法实现C4/C5烯烃副产物的高附加值利用.新工艺的开发可以实现C4/C5烯烃副产物的高附加值利用,增产丙烯,使裂解装置和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生产丙烯的能力大大增加,同时满足近年来乙烯、丙烯持续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公升级模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固定床工艺,针对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开发的新型Mo系催化剂,进行了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公升级模试.在完成了催化剂制备工艺放大后,进行了1000小时连续运转,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同时在装置开车过程中,发现了催化剂粒度放大效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考察了反应热效应,为工程设计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为下一步的万吨级工业示范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碳四烯烃歧化制丙烯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烯烃歧化技术制备丙烯是实现剩余碳四烯烃综合利用以及增产丙烯的有效途径。综述了国内外一些主要研究机构利用碳四烯烃歧化生产丙烯工艺的研究进展:美国Phillips(Lummus)公司工艺比较成熟,现已有工业化装置采用;法国Insti tutFrancaisduPetrole工艺可在低温下进行,但原料对杂质敏感,处于中试阶段;德国BASF工艺无须外加乙烯;南非Sasol公司工艺适合F-T反应产物的歧化,可以与合成油装置实现对接;UOP工艺将甲醇制烯烃技术与碳四烯烃歧化技术相结合,具有相当的经济优势,并即将工业化;而美国ARCO(Lyondell)公司工艺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工艺仍处于实验室探索阶段。指出我国解决碳四馏分出路的重要途径就是采用歧化技术生产低碳烯烃,尤其是丙烯、己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中二氧化碳脱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脱除天然气中二氧化碳的几种经济可行的工艺技术,即醇胺溶液化学吸收(MDEA)法、膜分离法、变压吸附法和低温甲醇吸收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浸渍法制备了经镧和镁改性的镍基催化剂 ,以铜锌铝甲醇合成催化剂和HZSM 5分子筛通过机械混合制备了二甲醚合成催化剂。采用固定床流动反应色谱装置研究了甲烷空气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催化性能 ,同时开展了以含氮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研究。结果说明 ,镍基催化剂对甲烷空气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在常压下具有高的转化率 ,随压力升高 ,转化率明显下降 ,并且催化剂严重积炭 ,通过向反应体系添加H2 O和CO2 可以提高加压条件下的CH4转化率并抑制催化剂积炭 ,还可获得n(H2 ) /n(CO)接近 2的合成气 ,满足合成二甲醚的要求。采用含氮合成气制备二甲醚 ,在压力 7.0MPa ,空速 10 0 0h-1条件下 ,催化剂连续使用 2 0 0h性能基本稳定 ,CO转化率在 93%左右 ,DME选择性在 77%左右 ,DME收率在 72 %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