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滇东黔西地区煤层气分布特征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东黔西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煤层发育,六盘水富煤带和恩洪富煤带内煤层多,大于0.6m的煤层有20~67层,煤层有效厚度18~58m,主力煤层单层厚1.2~6.7m。多个含煤向斜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平缓斜坡,利于煤层气的富集;煤岩显微组分中镜质组含量高,煤种类型丰富,尤以肥一贫煤分布面积大;富煤带内泥岩发育,煤层直接盖层往往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间接盖层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厚几百米的泥岩和岩屑质细碎屑岩,封盖性质好,并与向斜、地层扭曲或封闭性断层等非流动边界组合,构成不同程度的遮挡,形成滞流水承压环境,气藏保存条件好。格目底向斜南西翼斜坡带、杨梅树向斜斜坡带、土城向斜北东翼斜坡带、恩洪复向斜南部费格斜坡带均为煤层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2.
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低煤阶煤层气勘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连盆地群低煤阶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煤层气富集和主控因素认识不足,制约了开发实践。以吉尔嘎朗图凹陷为重点,对二连盆地群的构造、沉积、水文、物性和含气量分布进行精细解剖,总结了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二连盆地群具有断陷小湖盆和残留盆地的特点,分割性强。煤系主要发育中、下侏罗统阿拉坦合力群及下白垩统巴彦花群赛汉塔拉组两套含煤建造,以辫状河三角洲相为主,煤层层数多且与砂泥岩叠置发育,煤层倾角平缓。针对研究区"浅部低煤阶、平缓厚煤层、多层砂煤组"的特点,建立了符合吉尔嘎朗图"斜坡区正向构造带富集模式",提出在煤层气勘探中应注意优选埋深适中、相对高渗、高含气量的"甜点区",并需要规避断层,在向斜两翼、背斜和单斜地层中寻找高产区。优选部署的吉煤4井在埋深430~470 m煤层段获得大于2 000 m~3/d的产气量,证实中国低含气量、厚煤层的褐煤区煤层气可以获得高产工业气流,有助于推进低煤阶煤层气资源的勘探进程。  相似文献   
3.
二连盆地霍林河地区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低煤阶煤层气的勘探,但已有的资料表明,目前对低煤阶煤层气藏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为此,以我国典型的低煤阶煤层气区——二连盆地霍林河地区为例,对该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和煤岩煤质及煤岩演化程度、煤储层渗透性、煤层含气性等煤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从构造条件、封盖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3个方面研究了煤层气藏主控因素及保存条件。结论认为:霍林河地区煤层气成藏条件有利,具有煤层厚度大、煤层埋深较浅、煤储层渗透性好、含气量较高、封闭保存条件好等特点;保存条件是该区煤层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且封闭条件好的浅部是煤层气富集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4.
低煤阶煤层气成藏特点与勘探开发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低煤阶煤层气藏具有煤层厚度大、渗透性好、含气量低但吸附饱和度较高等特征。国外近几年煤层气突破主要集中在美国粉河盆地、加拿大阿尔伯达盆地等低煤阶区,其勘探开发实践证实,低煤阶煤层气藏可以获得工业气流,达到商业开发规模。在介绍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低煤阶煤层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评估和展望。结果表明:我国低煤阶煤层气资源丰富,其中西部地区的准噶尔、吐哈、三塘湖、天山、塔里木、鄂尔多斯等盆地侏罗系低煤阶含气面积共计约20.68×104 km2,煤层气资源量达19.96×1012m3,占全国煤层气总资源量的54%,具有很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的特征及分馏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值记录了煤层气成藏和开发过程中的一些有用信息。为此,测试了我国5个典型盆地、不同煤阶的72个煤层气样品的δ13C1,从热演化过程、生物降解作用、解吸吸附过程、水的溶蚀作用4个方面分析了煤层气甲烷同位素的分馏效应。结论认为:从煤层气的成藏到开发的整个过程,其甲烷同位素的分馏效应是普遍存在的;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帮助判断煤层气的气源与成藏过程、判断煤层气井的开发状态及采收率、判断煤层水的活跃程度,从而更加精确地评价煤层气富集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6.
煤层气测井评价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煤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常见的测井解释往往只给出煤层的位置、密度及结构等,对于煤资源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煤层气井测井资料进行处理,运用先进的解释技术,以岩心实验分析资料为依据,探索了煤储层新的解释方法,分析煤层的变化规律,达到了识别煤层,分析煤层和开采煤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й�ú������Դ�ֲ�����̽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煤层气资源潜力巨大,埋深1500 m以浅的资源总量约为27 ×1012m3,广泛分布于五大聚煤区六大含煤层系,但其分布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本文在分析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煤层气地质选区条件,通过优选,提出了沁水、鄂尔多斯、宁武、沙尔湖等煤层气有利勘探方向,并对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煤层气是中国二十一世纪现实的能源补充新领域。  相似文献   
8.
大宁地区煤层气成藏控气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宁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炭-二叠含煤层系的主要分布区,煤层气资源量约为1.8×1012m3。通过研究该区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主力煤层厚度、埋深、煤岩煤质特征及演化程度、煤层吸附性、煤储层物性及含气性、煤层气保存条件和资源分布等因素,得出了以下结论:大宁地区煤层气成藏控气条件有利,具有煤层厚度大、分布面积广、煤储层孔裂隙发育、含气量高,煤层吸附饱和度高、顶底板封盖性能好、水动力条件优越等特点,是中煤阶煤层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年煤层气(瓦斯)地面钻井开发技术的成熟,人们提出了通过地面钻井的方法先采气后采煤的开采新理念。这一开采模式的推广,不仅能够改善煤矿生产安全状况,而且还可以将瓦斯这一煤矿最大安全隐患转变成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变害为宝。但推广这一理念还需要从模式、体制、技术、政策等方面深入研究。文章阐述了先采气后采煤研究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先采气后采煤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由天然气开发研究机构与煤炭行业研究机构协作开展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煤系天然气开发促进中国煤层气发展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程度,促进煤层气产业发展,分析了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提出1 200 m以深煤层蕴藏十分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且多与致密砂岩气叠合共生,展现了煤系天然气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根据煤层气及煤系砂岩气开发特点,对煤层气及煤系砂岩气划分为自生自储型、内生外储型2类气藏模式,提出将煤系的煤层与砂岩互层段,统一作为目的层进行综合评价,在垂向上拓展勘探开发空间,显著增加资源丰度,同时煤层与砂岩立体压裂改造也比单一煤层压裂更能提高储层改造效果,并提出煤系天然气综合勘探开发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