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石粉与粉煤灰复合作水泥混凝土掺合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粉为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但其可与燃煤电厂排放的粉煤灰复合作水泥混凝土的掺合料。研究结果表明:石粉按一定掺量与粉煤灰复合后掺入水泥混凝土中,其强度、抗渗透性和抗钢筋锈蚀性均比单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有所提高,其中以6%和9%的石粉掺量与粉煤灰复合掺入混凝土中的性能为最好。  相似文献   
2.
苏南、皖南三叠纪瘤状灰岩、蠕虫状灰岩的成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岩石学特征、纵横向分布的层位、岩相变化、古地理变迁等方面论述了瘤状灰岩、蠕虫状灰岩的成因。瘤状灰岩是台地边缘下部斜坡带的特有产物,是滑动破碎再经成岩改造成形的,具一定的储油性;蠕虫状灰岩一般产在台地边缘上部斜坡相带,成因较复杂,其中一部分与沉积、破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论浙皖赣闽地区早古生代盆地沉积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从沉积相特征及其展布入手,重点剖析赣南、闽北寒武系浊积岩,深水远源浊积岩与浙西上奥陶统浅水近源浊积岩的成因、环境,草编了早古生代各纪(统)的岩相略图,提出中奥陶世末期起的向北西方向拼贴挤压使南华(包括浙闽)隆起、并使研究区的沟造-沉积格局发生翘翘板式逆转:震旦纪—中陶奥世从北西到东南为台地和面向东南的被动陆缘,晚奥陶世—志留纪转化为盆地中心位于北西、并逐渐向北西迁移的板内盆地的构造-沉积格局。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某软基实例,提出对振冲法采取地基加固,详细介绍振冲加固施工技术,为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朱洪发 《城市建筑》2013,(10):90-90
对工程采取项目管理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应用于项目活动之中,以达到项目要求的过程。本文通过结合笔者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如何能够合理地制定的方法。同时针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及其成本管理技术展开了探讨,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苏浙皖毗邻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沉积相展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浙皖毗邻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沉积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宣城、广德、宜兴、江阴一线以西为盆地相。其东,南至无锡、长兴、泾县一带为盆地边缘相,此二相大致相当于大隆组和“黑长兴”。盆地边缘相以东”为台地相沉积,即“白长兴”分布区,在台地相与盆地边缘相过渡带上,发育着高能的台地边缘相沉积,无锡嵩山长兴组就是一个典型的海绵礁沉积组合。苏州西山马石山长兴组则是一个中上部夹海绵生物丘的绿藻滩相沉积,两剖面均反映了台缘高能的环境,沿西山、嵩山往北至沙洲、向南至吴兴南皋桥一带。长兴组较两侧变厚,这一带又恰好位于“黑长兴”与“白长兴”相变带上,明显地勾划出了台地边缘走向,从而构成了本区长兴期由盆地—盆地边缘—台地边缘—台地相有规律的相带分布特征。 根据本区沉积相展布规律,笔者认为长兴期并不存在江阴—宜兴古隆起,这一带长兴期沉积是三叠早期剥蚀而缺失的,台地边缘高能带则分布于“黑长兴”与“白长兴”交界处的“白长兴”一侧,此相带中海绵礁和生物滩的发现为本区寻找烃类及其他有关矿产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7.
根据陕西省地层结构,水文地质及气象等因素,对陕西五个不同地质构造区进行了技术适用性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评价要素指标综合赋权,评价结果表明,陕西陕南盆地和关中平原的河流漫滩及阶地地区适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陕北高原中下部地区,陕南盆地和关中平原黄土坮塬地区适用土壤源热泵系统。  相似文献   
8.
作者等在新疆且末县其格勒克侏罗系地层剖面中发现了10层含油砂岩,累计厚达103m,这在塔里木盆地东南断陷尚属首次。该含油砂岩的油源属于浅海相成油母质,来自下伏古生界地层,其储层为中侏罗统洪积-河流相砂体,上侏罗统80余米的暗色泥岩为直接盖层,该含油组合在该拗陷内有一定的代表性,因而这一发现对该区的含油性评价、勘探目的层段的选择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苏浙皖交界的二叠系栖霞期、茅口期和长兴期的纵横向沉积特征。提出了因古特提斯洋的扩张,陆壳内部受到引张,本区二叠系出现了一系列有规律的继承性拉张断陷槽沉积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华南地块二叠系孤峰组和大隆组放射虫硅质岩的时-空结构,分布规律和沉积特征.认为放射虫硅质岩的堆积是由于位于赤道附近的深断陷中冷热海水对流造成的.早二叠世晚期开始的、因南北向拉张作用造成的规律性裂解遍及整个华南地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