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南翼山油田浅层颗粒灰岩孔隙类型及成岩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浅层颗粒灰岩油藏为低孔、低渗油藏,为了更好地认识其低孔、低渗的原因,根据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其岩石类型及孔隙类型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其成岩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主要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早期胶结作用、溶蚀作用、晚期胶结作用等,并分析了各种成岩作用对孔隙发育与保存的影响.根据该浅层颗粒灰岩油藏储层低孔、低渗原因,即可实施有效地实施储层改造措施,从而实现对南翼山油田浅层颗粒灰岩油藏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地理位置、沉积相、储层特征等几个方面对南翼山浅层油藏作了简单介绍之后,着重对南翼山浅层油藏藻灰岩储层中次生矿物对储层物性的破坏作用作了详尽描述,最后对这种次生矿物充填孔隙及其裂缝作了简短的总结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断陷油气运聚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德参1井资料的系统分析并结合野外考察及地震勘探等成果,对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断陷油气运聚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德参1井的油气来源于下伏中下侏罗统或石炭系,区域盖层主要为3000~3860m的N1-E3上部地层,在此层位以上地层中由于缺乏有效油气盖层而难以形成油气藏,油气勘探目的层应该是此层段以下的E3中下部地层及侏罗系。4000m以下的岩心分析发现砂岩孔隙发育、面孔率高、孔隙中见沥青质,表明储集层物性较好,曾有过油气运聚。3082~3487m存在多处裂缝发育段,它可成为潜在的油气储集空间。4172~4380m为上侏罗统的一个储盖层组合段,该组合中砂岩可能含有天然气。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绿10井、绿13井、乌107井3口井N_2~1取心段岩心的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孔隙度、渗透率、碳酸盐含量等大量基础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乌南油田N_2~1储层微观特征,包括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成岩作用、物性特征,根据研究区砂岩中碳酸盐含量高的特点,就砂岩中碳酸盐的物质来源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作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影响乌南油田N_2~1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是碳酸盐含量高,碳酸盐含量与砂岩孔隙度呈负相关。碳酸盐物质来源主要由2个方面:一是来自物源区的碳酸盐岩岩屑,另一是在压实过程中相邻泥岩中高钙地层水进入砂岩后方解石沉淀而成的方解石胶结物。关于碳酸盐矿物在研究区N_2~1中的分布规律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侏罗纪火山活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冷湖三、四、五号构造和相邻的潜伏构造的10口井的岩石薄片镜下观察,发现在冷湖四号的深85井、冷湖五号的冷科1井,潜伏断块的潜深11井的侏罗纪地层中均有火山岩出现,但是出现的频率小,以此笔者认为在冷湖地区的侏罗纪时期发生过规模不大的火山喷发。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绿10井、绿13井、乌107井3口井N2^1取心段岩心的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孔隙度、渗透率、碳酸盐含量等大量基础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乌南油田N2^1储层微观特征,包括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成岩作用、物性特征,根据研究区砂岩中碳酸盐含量高的特点,就砂岩中碳酸盐的物质来源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作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影响乌南油田N2^1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是碳酸盐含量高,碳酸盐含量与砂岩孔隙度呈负相关。碳酸盐物质来源主要由2个方面:一是来自物源区的碳酸盐岩岩屑,另是在压实过程中相邻泥岩中高钙地层水进入砂岩后方解石沉淀而成的方解石胶结物。关于碳酸盐矿物在研究区N2^1中的分布规律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柴西南区次生加大及交代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广泛发育砂岩储集层,这些砂岩储集层的成岩现象十分丰富,其中石英次生加大和方解石、白云石、硬石膏的交代现象常见且规律性明显,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较大。研究了石英次生加大方式及化学胶结物交代作用的强度及其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乌南—绿草滩地区深层石英次生加大发育,储集层物性差;方解石、白云石和硬石膏的交代作用达到强-极强程度时储集层物性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切克里克构造切6、切7、切601三口探井岩心观察,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利用薄片资料、孔渗资料、铸体薄片资料及压汞实验分析,表明切克里克六号构造E3^1储层岩石主要是细砂质极细粒长石砂岩、极细细粒长石砂岩、细粒长石砂岩、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由于机械压实作用非常强,储层砂岩平均孔隙度14.06%,平均渗透率24.32×10^-3μm^2。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孔渗的相关性比较好,有孔隙度增加,渗透率随之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北缘马西气藏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下段储集层,形成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储集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砂岩、中粒砂岩和粉砂岩。砂岩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碎屑岩颗粒分选性中等—好,胶结类型以接触—孔隙式为主,接触关系以点接触为主。砂岩储集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属于大孔隙,以粗喉道为主。储集层孔隙度平均为25.21%,渗透率平均为963.52×10-3μm2,综合评价为高孔高渗的好储集层。  相似文献   
10.
Bluebell油田是犹他州Uinta盆地的最大石油产出地区。该油田包括300多口井,而且已经从古新统一始新统湖泊相和河流相沉积的GreenRiver组和Wasatch(Colton)组产出137万亿桶原油和177亿立方英尺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的产出深度为3330~3940m,而且在Colton组的超压砂岩和下覆下Green river组的Flagstaff段存在非常丰富的油藏,尽管有大量的高产井(1~3万亿桶),但是整个油田的原油产出率还不足10%,这样低的产出率至少部分是完井作业的后果,也制约了对优质储藏区域、水层和隐蔽储层的识别。结果,详细的描述B1uebell储藏历史已经变的困难了,制约了所有的提高产出率的方案。最近由美国能源部承担的一个课题已经注意到储藏特征的巨大作用了。这个课题涉及岩心分析、测井、压裂、地质统计、生产以及其他数据间的交叉科学。许多有价值的储藏特征新信息在完井作业和修井技术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些数据应该对Uinta盆地的类似湖泊相和相关的沉积相的储藏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