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山岩作为一种非常现储层之一.在国内外不断地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藏的存在,已得到石油地质工作者的重视,我国在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工作正在兴起。本文以南堡凹陷北堡地区为例,从火山岩储集能力的岩石学特征、储集性能等方面分析入手,对火山岩储集层进行了研究探讨,最后总结出了影响研究区火山岩储集层变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老爷库地区东营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含油相带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爷庙地区东营组主要发育有扇三角洲、湖泊三角洲、近岩水下扇、水下策略流和湖泊等沉积体系。油气主要分布于(扇)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平原的前端,其中尤以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的储集物性最好,对油气聚集非常有利,是主要的储集砂体。储层以粒间溶蚀孔为主,且随层位的加深孔径减小,为中低孔、中低渗型储层,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带影响,它们对油气的聚集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庙北地区Ed3凝析油气藏的勘探应  相似文献   
3.
地层厚度作为重要的地质参数,是正确解释地下地层及构造特征的基础.目前常用的地层厚度计算方法,存在受地层倾角的约束,误差大,操作难度大等问题.依据地层校正原理,提出了一种操作简便、可靠性强的井震结合地层真厚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直接利用钻井资料或者地震资料计算地层真厚度,也可将两种资料获得的地层真厚度结合,获得地层厚度数据准确,且横向变化趋势清晰的地层真厚度图.经过南堡凹陷奥陶系地层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老爷庙地区东营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含油相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爷庙地区东营组主要发育有扇三角洲、湖泊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水下重力流和湖泊等沉积体系.油气主要分布于(扇)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平原的前端,其中尤以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的储集物性最好,对油气聚集非常有利,是主要的储集砂体.储层以粒间溶蚀孔为主,且随层位的加深孔径减小,为中低孔、中低渗型储层,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带影响,它们对油气的聚集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庙北地区Ed3凝析油气藏的勘探应予以重视,庙南地区Ed1可能成为下步勘探的主要目标区,庙南地区Ed3是不可忽视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南堡凹陷的形成演化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南堡凹陷是一个中生代开始发育的含油气凹陷,经历了断陷期和坳陷期两个演化阶段,具幕式沉积特点。区内构造带呈环状展布,可分为周边凸起潜山构造带、近边或裙边构造带及凹陷中央构造带。以高柳断层为界,呈南北分区的格局。圈闭的形成与展布明显受构造演化控制,断陷期以背斜、潜山圈闭为主,坳陷期以各种类型的断块、断背斜圈闭居多。  相似文献   
6.
南堡凹陷北部沙三段岩性圈闭识别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堡凹陷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岩心分析等资料,对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三级层序界面解释、沿层序解释界面分时窗进行地震属性提取、地震属性特征分析,确定了有利的岩性圈闭发育区,并在三级层序解释界面的控制下,根据不同体系域砂体的发育类型,运用储层反演、速度场分析等方法对岩性圈闭的物性特征、含油性等进行综合评价后,确定了有利岩性圈闭。通过南堡凹陷北部沙三段岩性圈闭识别与评价实践,在南堡凹陷北部沙三段识别出有利岩性圈闭20个,并通过综合评价提出了9口井的井位,确定了该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基本思路,指明了该区油气勘探的方向,对该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南堡凹陷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发育主控因素与分布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碳酸盐岩潜山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油气富集受地层、构造、储层等多重因素控制,优质储层发育和分布是研究的重点。通过对钻井、测井、岩心等各项资料深入分析,明确了南堡凹陷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为主,主要储层类型为裂缝-孔洞型,裂缝是沟通孔洞的重要通道;碳酸盐岩沉积相带、成岩作用(包括岩溶)、构造作用是碳酸盐岩潜山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其中有利沉积相带是储层发育的基础,有利的成岩后生作用是储层发育的保障,有利的构造作用是储层发育的关键。通过细分地层组段开展地震地质储层综合预测,显著提高了储层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老爷庙地区古近系东营组发育扇三角洲、水下重力流、近岸水下扇和湖泊等沉积体系。综合研究表明,构造演化、背斜形态以及同沉积断裂对老爷庙地区东营组沉积体系的发育和分布起到主要的控制作用。其中,构造演化控制扇三角洲的发育与演化,滚动背斜决定扇三角洲平面分布,同沉积断裂主导沉积物分散体系和砂体的分布样式。老爷庙地区东营组沉积体系的主控因素的研究对该区沉积模式的建立和砂体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冀东南堡凹陷断裂系统的多重分形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南堡凹陷的断裂对油气聚集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多重分形方法分析了断裂与油田分布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南堡凹陷明化镇组底界断裂分布,计算了凹陷及其下属的五个构造带的多重分维值。分析了南堡凹陷多重分维值的特征和影响多重分维值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南堡凹陷断裂分布具有很好的自相似性,相关系数在0.99以上,断裂系统具有分形结构。并指出了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0.
南堡凹陷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残丘圈闭勘探潜力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心描述、露头观察、成像测井解释、试油资料统计及地震剖面解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借鉴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及渤海湾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岩溶储层形成及成藏模式,深入研究了南堡凹陷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岩溶储层的特征及主控因素、发育模式,提出南堡凹陷奥陶系潜山岩溶残丘圈闭是该区下古生界潜山油气勘探的潜在新领域。南堡凹陷奥陶系潜山岩溶储层主要是缝洞型储层,垂向上主要分布于水平潜流带及垂直渗流带,有利储层主要分布于潜山不整合面之下<100 m的范围内、少数也可深达200 m以上。该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喜马拉雅期暴露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当时的岩溶古地貌及断裂-裂缝的发育控制了奥陶系潜山岩溶储层的发育与分布,南堡凹陷中南部总体处于岩溶斜坡并形成了优质的潜流带缝洞储层,仅其中的次级高地因发育风化残积层及垂直渗流带较厚等原因导致储层变差。亮甲山组顶部及下马家沟组顶部分别发育1套厚达20~30 m的膏溶角砾岩,因其泥质含量高可作为油气盖层/隔层,与上覆古近系-白垩系区域盖层及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2套潜山岩溶储层形成2套有利储盖组合,并在南堡凹陷中南部斜坡区形成多个岩溶残丘地层-成岩岩性圈闭,成为南堡凹陷下古生界潜山有利油气勘探新领域。类似潜山岩溶残丘圈闭在渤海湾盆地其他地区如冀中坳陷、黄骅坳陷大港油田探区及济阳坳陷也有分布,可作为渤海湾盆地下古生界潜山油气勘探的新领域,值得深入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