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包裹体捕获时的温度和压力反映了油气藏形成时的古温度和古压力,是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富(CH4)气盐水包裹体是气藏中最主要的一种包裹体类型,对这类包裹体捕获温度和压力的恢复最大的技术难点是其中气体(CH4)含量的精确测定。通过建立CH4气体拉曼位移值与包裹体内压的相关曲线,根据包裹体总体积和成分保持恒定的原则构建迭代计算模型,可快速准确计算出含CH4盐水包裹体的捕获压力。该方法应用于川南隆32井中奥陶统宝塔组微晶灰岩中的包裹体古压力研究,计算结果显示包裹体的捕获压力为884.08~1249.32 bar,压力系数约为1.3~1.8,证明了包裹体捕获时地层流体为超压状态。   相似文献   
2.
FAMM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FAMM技术是利用激光荧光显微探针等手段测量多种显微组分的荧光变化来确定烃源岩热成熟度的一种新方法,可有效解决烃源岩成熟度评价中常出现的镜质体反射率抑制作用等实际问题.论述了该技术的发展和基础,介绍了目前的应用进展情况,指出了尚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促进其在我国含油气盆地石油勘探与评价中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油气包裹体成分及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油气包裹体由于其在油气生成、运移、储集过程中的特殊意义,已越来越受到广大石油地质研究者的关注。对油气包裹体特征的研究是一个综合过程,包裹体荧光分析、拉曼光谱成分分析、颗粒荧光定量分析以及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技术能够从不同方面反映包裹体中流体的地化特征,是研究油气包裹体成分的有效手段,为含油气盆地分析、油气资源评价以及判断包裹体成藏期次和油气运移通道等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金华电业局用电管理所“三种经理”营销服务模式以“所有电力客户都是合作伙伴”为理念,走出供电营业小舞台,走进社会服务大舞台,以大客户为增供扩销切入点,以社区为优质服务落脚点,以台区为农电建设结合点,将电力服务的品质、品牌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储层中CH4-H2O-NaCl体系包裹体广泛存在,其PVTx参数是了解油气成藏期次、探讨成藏过程的重要依据。由于上述参数的计算过程繁琐复杂,利用计算机程序自动计算参数成为国内外地质学家普遍采取的手段。基于微软的MFC类库及其应用程序框架开发的CH4-H2O-NaCl体系包裹体PVTx计算软件,通过室温、包裹体均一温度、包裹体冰点温度以及包裹体拉曼位移的具体实验检测数据,自动计算输出CH4-H2O-NaCl体系包裹体均一压力,同时,能够将计算结果直观地表示在P-T相图中,得到在该组成条件下的气—液饱和曲线。该软件计算快速准确,界面友好,拓展性强,为包裹体测温数据处理软件开发在选择开发工具和语言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FAMM(fluorescence alteration of multiple macerals)技术是目前解决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抑制问题的唯一有效方法。该文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不同类型烃源岩进行FAMM分析的同时,也进行了镜质体反射率测定。在此基础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镜质体反射率抑制与烃源岩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揭示,东营凹陷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抑制程度与烃源岩质量关系密切,烃源岩质量越好,其镜质体反射率抑制程度越大。Ⅰ型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一般抑制0.20%~0.35%,平均为0.30%;Ⅱ1型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一般抑制0.15%~0.30%,平均为0.22%;Ⅱ2型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一般抑制0.10%~0.18%,平均为0.15%;而Ⅲ型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一般不抑制或抑制程度很低,为0.0%~0.05%。镜质体反射率受抑制的影响因素复杂,东营凹陷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抑制程度与氢指数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表明东营凹陷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受抑制主要与烃源岩富氢密切相关,这与烃源岩质量越好,镜质体反射率抑制程度越高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的地质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区分析仪器,其高精度、方便、快捷、无损的特点,为地学研究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提供了最先进的手段。通过研究不同物质拉曼光谱的变化特征,可以帮助确定流体包裹体中流体的成分和盐度,同时利用激光诱导荧光还可以获得显微组分的荧光变化特性。因此,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可以为流体性质、沉积环境及成藏期次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成藏期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成藏期次长期以来争议较大,有两期、三期、多期之争,对成藏期次认识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对其烃源岩层位认识上的不同,从而给油气勘探带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经过多年的多学科联合攻关,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单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技术,从不同期次单个油包裹体中提取出其地球化学特征信息,直接获得了塔河油田东南部两期充注原油的有机成分信息,研究表明塔河油田东南部奥陶系油藏主要为两期成藏,第一期油包裹体以发黄色—褐色荧光、芳烃组分相对饱和烃含量高、正构烷烃分布完整(nC11-nC30)、轻烃缺失等为特点,成熟度较低,为早期运移产物;第二期油包裹体以发蓝色—蓝白色荧光、饱和烃组分相对芳烃含量高、正构烷烃分布较窄(nC8-nC28)、轻烃完整等为特点,成熟度较高,为晚期轻质原油充注的特征。结合古温度、古压力模拟,混源油比例判识研究,对不同期次原油充注的时间以及贡献作了初步探讨,这对塔河油田主力烃源岩的再认识以及进一步的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NH4)2WO4为钨源,采用原位法合成W-HMS催化剂,利用XRD、FTI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W-HMS催化环戊烯氧化合成戊二醛,考察了相关因素对戊二醛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优化反应条件如下:叔丁醇为溶剂、反应时间为28 h、反应温度为35℃、催化剂用量为3.4979 g,在此条件下,戊二醛收率达7...  相似文献   
10.
通常通过对油气包裹体的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显微光谱检测来分析储层颗粒中吸附烃的性质。但由于受岩性、油气充注速率和沉积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沉积岩中油气包裹体的形成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给研究带来一定的难度。应用颗粒荧光定量技术对塔河油田储层进行分析研究,挑选了S110井的8个样品进行了定量荧光QGF-E和QGF分析。分析表明石炭系巴楚组,下志留统柯坪塔格组之间有一个残余油层和水层界面。奥陶系鹰山组、一间房组和良里塔格组显示均为油层,分析结果与录井资料基本吻合。该研究结果对塔河地区储层油气藏成藏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