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内某核电厂650 MW汽轮机组多次发生低压转子次末级叶片断裂事故,造成汽轮机损坏,机组被迫停机,严重影响核电站安全生产。汽轮机低压转子新型次末级叶片优化改型、生产制造完成后亟需现场更换安装。对首次新型叶片安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提出相应的缺陷处理办法。新型叶片更换后,机组启机运行效果良好,为同型汽轮机组叶片更换提供实践及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常情况下,应用Radon变换压制多次波,一般是对正变换的模型空间进行处理,再反变换回时空域,而Radon域能量团的收敛性直接影响多次波去除效果,且求解过程中需反复进行矩阵的逆运算,计算成本偏高。为此,基于二维抛物Radon变换,借鉴Abbad等的方法,首次提出λ-f(λ为曲率q与频率f的乘积)域三维抛物Radon变换多次波压制方法,将常规三维抛物Radon变换的f-qx-qy(qxqy分别为横、纵向离散曲率)域转换到一个全新的λx-λy-f(λx=qxfλy=qyf)域,继承了二维λ-f域Radon变换思路。通过引入新的变量λxλy,消除常规Radon算子对频率的依赖,减少了矩阵运算次数,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根据一次波和多次波能量在λ-f域空间分布特征,设计三维椎体滤波器,更有效地分离一次波和多次波,降低空间截断效应引起的误差。理论模型及实际数据测试表明:1所提方法降低了空间截断效应的影响,消除了变换算子对频率的依赖,有效减少了矩阵求逆运算次数,较常规三维Radon变换方法的计算效率提高了约8倍以上;2所提方法仍然存在Radon类方法的弊端,即当一次波和多次波速度差异较小时,在近炮检距位置无法得到较理想的多次波压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上下行波场分离是水陆检数据处理技术的关键步骤。针对常规方法分离出来的上行波场中包含下行波场、下行波场中包含上行波场,即不能实现上行波场与下行波场完全分离的缺陷,文中引入(水陆检数据、上行波场中下行波场及下行波场中上行波场等)三个能量匹配因子和(水检数据上行波场及下行波场、陆检数据上行波场及下行波场等)四个波场分离贡献因子,并建立上、下行波场分离方程;采用迭代方法计算确定最佳水陆检数据上、下行波场能量匹配因子;然后直接计算波场分离贡献因子,实现水陆检数据上下行波场完全分离处理。分离后的上行波场数据,既消除了虚反射多次波干扰,还提高了地震数据信噪比和分辨率,为后续联合反褶积和偏移成像等处理提供了高保真的上行波场和下行波场数据。合成数据和实例数据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水、陆双检海底接收的应用日趋广泛,上下行波场分离作为双检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决定了资料处理品质及应用效果。在双检数据上下行波场分离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本文通过系统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上下行波场分离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首先基于波动理论,把双检数据与上下行波场联系起来,建立了双检数据标定和上下行波场分离的理论基础:水、陆检数据接收的波场分别为压力波场和质点垂直速度波场,可以分解为上行压力波场和下行压力波场及上行质点垂直速度波场和下行质点垂直速度波场;下行压力波场与下行质点速度波场振幅成正比,且极性相同,上行压力波场与上行质点速度波场振幅成正比,且极性相反。然后针对海底电缆/海底节点(OBC/OBN)水、陆检数据,建立了基于消除海水鸣震的双检数据处理技术。最后,总结出7种双检数据上下行波分离方法,包括:常数标定因子分离、频率—波数域分离、镜像分离、去虚反射分离、最优去虚反射分离、检波器脉冲响应分离和τ-p域分离等方法。双检数据上下行波场分离之前,首先要进行检波器脉冲响应校正;然后进行双检数据匹配和标定处理等,使水检数据中上下行压力波场与陆检数据中上下行质点垂直速度波场振幅和频率趋于一致,且由于下行压力和质点垂直速度波场极性相同、上行压力和质点垂直速度波场极性相反,陷波问题得到补偿,检波点端虚反射得到合理压制;最后实现最佳的上下行波场分离处理。  相似文献   
5.
对国内外有关单组分环氧树脂用固化剂进行了梳理,介绍了潜伏型单组分环氧树脂用固化剂(热致型、湿致型、光致型以及微胶囊型),并对其制备合成方法及固化机理进行详细的综述,指出了单组分环氧树脂用固化剂所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未来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三维SRME(Surface Related Multiple Elimination)方法的计算效率并减少对计算机存储资源的需求,对三维SRME方法中多次波贡献道集(Multiple Contribution Gather,MCG)的求和孔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优化多次波贡献道集求和孔径的思路;用近似解和容差替代准确解,给出了一种在菲涅尔带内优化多次波MCG孔径的方法.三维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利用求和孔径优化后的多次波贡献道集进行多次波压制,在压制效果近似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度减少三维SRME方法对于计算机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估算标定因子、海水深度和海底反射系数三个参数是OBC水陆检数据合并处理技术的关键步骤。针对常规方法确定这三个参数费时和精度低的缺陷,本文采用相关特征匹配法匹配水陆检数据、相关函数特征法直接计算标定因子、波场延迟特征法直接计算海底反射系数、分段归一化相关谱法直接计算海水深度和海水双程旅行时,对水中检波器数据和陆地检波器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合并后数据不但消除了海水鸣震多次波干扰,而且保留了陆检数据的低频成分和水检数据的高频成分,有效拓宽了海底电缆数据的有效频带,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实例处理结果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海水深度数据是开展OBC水、陆检资料合并处理的基础。结合时间序列高阶统计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段互双谱法的海水深度反演方法。通过对分段后的数据计算上、下行波场数据自双谱和互双谱,再计算相干互双谱和互相关谱,最后计算海水深度。水陆检数据分段计算,利用了叠加特性,增加了方法抗高斯噪声的能力。高阶统计量的互双谱和相干互双谱,具有压制高斯与非高斯有色噪声的优点。利用本文方法对OBC数据进行海水深度计算,结果与实测海水深度较吻合。计算的海水深度用于双检数据合并,压制海水鸣震干扰效果明显,为后续速度模型建立和偏移成像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奥林匹克思想的定义及其作用和重要性的分析,探讨了在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并基于高校奥林匹克思想教育现状对奥林匹克思想教育在高校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弹性波全波形反演是强非线性问题,极易因为对初始模型精度或记录的低频成分的强烈依赖性而陷入局部极小,导致反演失败。为此,建立了一种基于时域加权的拉普拉斯—频率域弹性波全波形反演方法。首先在结合了两种域各自优势的时间—频率域弹性波全波形反演基础上,通过引入拉普拉斯衰减因子降低了全波形反演对于低频成分的依赖性,形成了兼具三种域优势的时间—拉普拉斯—频率域弹性波全波形反演方法,并且通过时域加权记录这一灵活多变的形式消除了拉普拉斯衰减因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模型试算结果表明,在缺失低频成分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够得到较精确的反演结果,对初始模型的依赖性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