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讨致密砂岩气藏成岩相的定量划分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山1段储层为例,综合利用多种测试结果和测井资料对成岩作用类型、成岩作用强度和成岩相进行了分析评价。根据成岩和测井参数建立了成岩相划分标准,阐述了不同成岩相的基本特征。研究区山1段储层发育溶蚀孔、晶间孔和少量粒间孔,压实程度中等为主,局部发育弱和强压实,胶结程度中等为主,含少量弱和强胶结,溶解程度中等—强。依据成岩作用强度、胶结类型和孔隙类型,可划分出5种成岩相,基于自然伽马、深侧向电阻率、声波时差和密度资料建立的测井参数划分标准可对成岩相进行有效识别。成岩相与沉积微相之间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优势沉积微相控制有利成岩相分布。不同成岩相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分布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的中等压实伊利石、绿泥石胶结—溶蚀孔+粒间孔相和中等压实伊利石、高岭石胶结—溶蚀孔+晶间孔相是研究区的有利成岩相带。  相似文献   
2.
气井的地层压力是气藏动态分析不可少的参数,气田目前地层压力水平不仅反映了气藏剩余能量的大小,而且体现出气田开发管理的水平和能力。低产气井物性差,生产能力差,开发管理难度大。因此,适时评价地层压力水平是气田开发管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榆林气田下二叠统山西组二段(以下简称山2段)为一套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储集岩主要为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储层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是典型的低渗岩性气藏。自2001年建产以来,气田采取滚动开发方式,已投入开发16年,自然稳产期13年,目前已处于稳产末期。随着气田不断开发,由于气井或井区投产时间不一,各井区的地层压力下降不均衡、部分区域储量动用程度低,如何调整开发对策、保持气田持续稳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气田开发实际情况,通过描述储层宏观和微观特征,分析影响天然气开发效果的动、静态因素,首先从地质角度初步划分山_2~3亚段气藏流动单元,再应用泄流半径、井间干扰分析等动态方法进一步验证气藏连通性,动静结合,精细划分流动单元。在精细划分流动单元内部,运用FZI、多参数综合分析法进一步划分不同类型储层,搞清了气藏储层物性差异,为气藏下一步针对性开发管理、开发调整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气田山23段砂岩为一套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平均孔隙度为4.94%,平均渗透率为0.78×10-3μm2,主要孔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溶蚀孔和晶间孔,孔隙结构以中粗孔径—细喉道为主。山23致密砂岩储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如压实、胶结、压溶等作用,其中压实和胶结等破坏性成岩作用使储层的原生孔隙大大减少,使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导致储层变得致密。研究表明,沉积环境是控制致密砂岩储层形成的基本因素,填隙物含量对储层物性有重要影响,随着填隙物含量的增加,储层物性逐渐变差,而成岩作用对储层的致密化起决定性作用,其中三角洲前缘砂体中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最好,而且主砂体展布带内中心部位物性相对较好,向两边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5.
准确评价气井产能是为了确定合理的气井产量及工作制度,为年度开发计划提供依据。在气田开发过程中,采用不同方法定期进行气井产能核实,为生产计划的编制和气井合理配产提供可靠的依据。主要结合生产动态分析,同时应用简化修正等时试井技术与"一点法"对气井进行产能核实,进而核实整个气田(藏)的产能,为气田科学有效开发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榆林气田下古生界马五_(1+2)亚段碳酸盐岩气藏,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靖边古潜台东侧,是靖边气田已开发的马五_(1+2)气藏向东的继续扩展,下古生界储层钻遇效果、生产特征显示良好开发潜力。由于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以及气田开发早期资料不够丰富、井网密度相对较低等原因,导致提交的探明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同时,气田在滚动开发过程中,避开了储层薄、物性差区域,故实际动用地质储量与早期提交的探明地质储量存在差异,影响了采气速度、采出程度及采收率等开发指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用多种方法,将气藏划分为相对独立的流动单元,通过落实各流动单元含气面积及储量,扣除了含气面积内未开发区域,核实得到的实际动用地质储量,更加准确可靠。同时,运用多方法计算气井动态地质储量,采用面积加权法与流动单元法计算气田动态地质储量,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储量动静比,为准确计算采收率奠定了基础。通过经济评价及气藏工程研究,确定气田废弃产量、废弃地层压力,结合气田动态地质储量及储量动静比,最终确定不同地质储量对应的采收率。对比分析认为:探明地质储量采收率误差大;核实动用地质储量采收率切合实际,具横向可比性;动态地质储量采收率排除了不可渗流的无效储量,更加科学、实用。  相似文献   
7.
确定气井地层压力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及时得到气井当前地层压力,为气藏地质研究和评价、动态分析、储量计算等提供依据,基于气井系统试井原理和垂直管流动理论,提出了计算气井地层压力的简易方法.按照系统试井理论,至少改变3次工作制度,建立产能方程组,由此求得当前地层压力,得到稳定产能方程;根据气体垂直管流动法求得稳定井底流压,结合产能方程求得地层压力.实例计算表明,这两种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低渗气藏开发中后期稳产难度增大,准确的预测气藏稳产期,及时调整开发方案是保证气藏充分开采的前提。该文结合产量不稳定分析法和物质平衡法,对井区内单井及井区整体稳产能力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井区开发中后期单井稳产能力差距大,需要积极调整单井配产,以实现气田最大限度开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系统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动火作业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以近三年动火作业中的成熟经验为支撑,就作业中的风险分析、应对策略、体会认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进一步统一思想、规范动火作业管理,杜绝隐患事故的发生,不断推进安全生产持续、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长期有效解除凝析气藏反凝析带来的储层伤害,提出了一种注热化学流体吞吐解除凝析油堵塞孔喉的新方法。针对致密砂岩、碳酸盐岩和页岩3 类岩石,开展了注热化学流体吞吐岩心驱油实验,评价了热化学流体解除凝析油堵塞的可行性,并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了吞吐前后3 类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的变化特征,明确了热化学流体解除反凝析伤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热化学流体(NH4Cl 和NaNO2)在乙酸溶液催化下能够迅速释放大量气体和蒸汽,提高岩心压力和温度,降低原油黏度,使凝析油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减小渗流阻力。致密砂岩、碳酸盐岩和页岩岩心注热化学流体吞吐累积凝析油采出程度分别为65.7%,73.9%和46.3%。其中,致密砂岩和碳酸盐岩岩心仅需2 轮吞吐即可有效清除55.5%和67.6%的凝析油堵塞。而页岩岩心需要延长焖井时间及增加吞吐次数方能提高凝析油的采出程度。热化学流体吞吐后,致密砂岩、碳酸盐岩和页岩岩心平均孔径分别由0.37,1.04 和0.002 1 μm增大至0.84,2.04 和0.005 8 μm。热化学流体吞吐效果是注CH4吞吐和注甲醇吞吐效果的1.85 和1.32 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