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近年来,三塘湖盆地由于马朗凹陷的突破,储量进一步扩大,具有一定勘探潜力。针对工区地形较为复杂,静校正问题特别严重;前侏罗纪地震原始资料信噪比较低;地层变化较快,断层断点不清楚等问题,采用基于岩性的叠前高保真连片处理,多域循环的去噪方法,精细速度分析及高精度动、静校正技术,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等技术,使牛圈湖-牛东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随着石油勘探开发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地震资料的处理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技术需求。叠前时间偏移常规处理,以往只在理论试算中出现的处理方法,正逐步在实际处理流程中实现,并见到良好效果。通过分析Pc Cluster集成系统对资料处理的应用特点,展示了谊系统在吐哈资料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说明了Pc机群对资料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在对采集参数差异较大的多块三维区块开展连片处理时,传统的基于MPFI,ALFT,Low-Rank及MWNI等理论的规则化方法要么无法有效克服空间假频,要么无法满足其线性假设条件,不能真正实现保真规则化处理。针对这一问题,在传统MPFI算法的基础上,将不含假频的低频信息谱作为先验信息进行加权,实现了加权MPFI数据插值,并建立了规则化方法。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MPFI方法相比,一方面可以有效克服空间假频,实现多块三维区块的连片规则化处理;另一方面,该方法并未增加额外的地质信息,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观测系统的空间采样属性,具有比传统规则化方法更高的保真性。通过数据正演模型试算及野外地震数据实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对野外地震资料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CGG精细处理技术在吐哈盆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吐哈盆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地震资料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地震资料处理更是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针对吐哈滚动勘探对地震资料的要求和处理特点而开发研制的特色处理技术,其主要的创新内容是:折射静校正初至时间拾取和计算静校正量,在单炮上进行多种去噪试验,三维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处理,确定适合吐哈盆地三维地震资料特点的处理反褶积模块及关键参数,DMO处理(KIDMO),叠前(TIKIM)和叠后(GTMIP)时间偏移及叠后保幅提高信噪比处理,迭后提高分辨率处理。经过各项处理技术的运用,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非地表一致性静校正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校正始终是陆上地震勘探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静校正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地震资料处理的质量。在我国西部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震勘探中的静校正问题尤其突出,地表一致性假设和地震勘探的水平层状模型假设都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符,在这种情况下再按照地表一致性校正,就会产生很大的误差。提出采用浮动基准面静校正、波场延拓表层模型静校正、平滑静校正等几种非地表一致性静校正方法,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鲁克沁构造带面积250km^2,是目前吐哈油田唯一的稠油油田。鲁8井三叠系上下油组双获商业油流,鲁9下油组获低产油流、鲁10井下油组揭示出15m油层,进一步扩大了鲁克沁地区深层三叠系稠油的勘探场面。鲁克沁地区多套目的层圈闭类型多样,构造显示丰富,改善成象技术、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构造精细解释仍大有潜力可挖。运用处理解释一体化研究思路,针对鲁克沁地区2005年采集的精细三维进行精细处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油田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