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利用水平井提高英买7凝析气藏采收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英买7带底油的凝析气藏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利用水平井提高英买7凝析气藏底油采收率的可行性研究和实践。在建立气藏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ECLPSE 300组分数值模型软件,对水平井水平段的纵向位置、水平段长度和采油速度进行了开发可行性的模拟研究,得出了在不影响天然气采收率的前提下,要提高底油的采收率应将水平井水平段部署在油气界面之上1~2 m处,水平段长度为300 m,采油速度控制在2.5%以下较为合理的认识。通过该气藏YM7-H1水平井底油开采实践,上述认识得到了证实并取得了提高底油采收率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吉拉克TⅡ24底水凝析气藏构造幅度低,非均质性强,气藏顶部存在低电阻气层段,气水关系复杂。结合气藏地质和生产特征,对压汞资料分类评价并归一化处理计算气水过渡带高度,结果表明该气藏总体处于气水过渡带内,为气水过渡带内的底水凝析气藏。在对比各种建立气藏原始饱和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毛细管压力法建立该气藏原始饱和度场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利用2种方法实现了产水气井的精细模拟:一是考虑饱和顺序对相对渗透率曲线影响,实现主要受可动水影响,初期见水且低产稳产水气井的精细模拟;二是采用局部网格加密准确描述反凝析与底水锥进对近井地带影响,实现主要受底水影响,见水后产水量逐渐增大的气井精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对复杂凝析气藏模拟具有很好的效果,对同类气藏模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及压汞曲线等资料,对研究区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并根据储层特征总结出储层分类标准,利用多井对比对研究区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TZ气田石炭系含砾砂岩段岩石主要为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并发育有较多的微裂缝;孔隙结构类型主要发育中孔中粗喉型和中小孔中细喉型。从纵横向和平面上的储层综合评价表明,研究区储层类型以Ⅱ类和Ⅲ类为主,属于低孔、低渗储层,总体表现为中等-差储层特征。  相似文献   
4.
柯克亚柯深102井地层水水型差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柯 克亚古近系凝析气藏为超深(6400m)、超高压(128MPa、压力系数2.0)碳酸盐岩气藏,目前只有柯深102井在生产,该井于2003年8月7日投产,2003年12月28日开始产地层水,分析认为,水来自产层本身,有CaCl2型和Na2SO4,型两种类型。地质分析认为,前一种水是地层压力降低,超高压气藏泥质岩中的残余水被挤出而形成,而后一种是由于局部透镜状水体或边水侵入所致。  相似文献   
5.
迪那2气田压力监测、试井解释及产能评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迪那2气田带裂缝异常高压凝析气藏特点,开展了考虑流态、相态、温度、动能损耗和动态摩阻等因素的压力动态评价方法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考虑应力敏感的试井解释和产能评价方法研究,编制了相关计算软件,初步形成了迪那2异常高压凝析气田压力评价、试井解释及产能评价技术。通过实例证明,该系列技术能通过井口压力动态监测数据求得储层物性参数等资料,为该类气藏合理、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关键井点测井资料研究基础上,结合岩石力学实验,用有限单元方法对迪那气田古近系储集层现今地应力分布做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迪那气田古近系现今应力场主应力均表现为压应力,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北北东10°,水平主应力值约为109.56MPa和106MPa,垂向主应力值为115MPa.  相似文献   
7.
库车坳陷大北1气藏白垩系储层裂缝发育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搞清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大北1气藏白垩系储层裂缝发育规律,以便为该气藏后续井位部署、完井酸化压裂以及建立裂缝和基质统一的三维非均质地质模型提供依据和参数,通过对该气藏单井岩心裂缝的观察描述、镜下薄片和成像测井资料的分析统计,运用系列经验公式计算求取了单井裂缝密度、开度、裂缝孔隙度、裂缝渗透率等表征大北1气藏白垩系储层裂缝发育情况的参数;并在此基础上,从气藏地层厚度与裂缝发育程度的关系,岩相、沉积微相与裂缝发育程度关系,以及构造角度与裂缝发育程度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最后得出结论:大北1气藏白垩系储层裂缝在粒度较细的薄砂层、构造角度大的部位中比较发育。  相似文献   
8.
随着勘探程度以及勘探开发对象复杂程度的不断加深,隐蔽性油气藏逐渐成为未来油气勘探的重点,这使得地震资料解释技术从单纯的构造解释向更精确的储层预测、油藏描述等方向发展,而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这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油藏地球物理研究的核心内容、基于地震影像学原理,利用三维岩相解释技术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东河砂岩段提取了相关地震属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RGB—IHS多谱成像原理进行多属性的融合、研究表明,多属性融合技术降低了地质体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以牙哈(YH)凝析气藏E+K区块M井组为例,建立典型井组数值模拟模型,对注气提高采收率主控因素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在注采部位、注入介质、注气量、注采比、注气时机及压力恢复程度不同的条件下,模拟生产效果并对井组注气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上注?下采”、循环注气、注气量(30.50~36.60)×104 m3/d(年注气量为原始地质储量的2.50%~3.00%)、维持较高地层压力(衰竭至不低于露点压力)等条件时,凝析油开发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为YH凝析气田注气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为凝析气田中后期开发调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反褶积法在气井早期地层测试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利用反褶积算法进行试井解释的方法,研究了试井解释方法反褶积算法的求解过程。以DN1气田DN11井完井测试资料为例研究了反褶积方法在早期地层测试资料解释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反褶积方法可以综合整个测试过程的所有产量、压力信息,从而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地层测试资料的所有信息。通过反褶积曲线正确确定了DN11井试井解释模型,求得了基岩 裂缝储容比及窜流系数,为后期气田地质模型建立及数值模拟进行开发动态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