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九洲江鹤地水库古洪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润滋  李华金  徐健 《红水河》2000,19(4):51-53
用地貌学方法估算了鹤地水库的古洪水,并与该水库的设计洪水作比较,为设计洪水提供了实证。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概念每一条河流的河谷地形大都是长期流水作用的结果。河谷地貌常有低河漫滩(Л_1)、高河漫滩(Л_2)和河流阶地(T_1、T_2、……)之分,见图1。在一般情况下,河漫滩冲积层都有明显的两层结构,在下层分布着砂层,有时夹有砾石或砾石层,在上层堆积着细砂粉砂或砂壤土和壤土层,这两层不同的冲积物称为河漫滩二元结构。河漫滩上的地形及沉积物的特性是依赖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构造、地形特征、植物特征和降水量)的,它是随时间而改变的。  相似文献   
3.
渗吸提采(IEOR)是高效开发具有“三低”特性致密油资源的关键技术。在储层压裂、返排、后续开发等阶段,压裂液与油藏中的岩石、流体相互作用后产生渗吸效应,研究稳态及非稳态压裂液渗吸机理对现场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首先提出了稳态及非稳态渗吸概念,在模拟高温高压环境的基础上,利用核磁共振技术与物理模拟实验结合,定量表征了不同条件的压裂液渗吸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压裂液稳态渗吸作用尺度为0.01~51.52ms,非稳态渗吸作用尺度为0.01~27.75 ms,且在渗吸初期,二者的渗吸速率最快,渗吸作用优先在小孔(0.01~1.00 ms)中进行,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再进入中孔(1.00~10.00 ms),最后为大孔(>10.00 ms);非稳态渗吸效率整体高于稳态渗吸,但是非稳态渗吸整体较早趋于稳定,小孔是压裂液渗吸效率的主要贡献者,并最先趋于稳定,其次为中孔,最后为大孔;双重介质的渗吸效率虽整体优于单一介质,但各孔喉的渗吸稳定时间相对滞后;非稳态渗吸的渗吸效率与储层渗透率、储层品质因子呈正相关性,且随着渗透率和储层品质的提升,中孔对渗吸的贡献逐步上升,由小孔主导型逐步变为中孔逼近型,最终为中孔主导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