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川东大池干井构造带上石炭统构造储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池干井构造带是川东高陡构造带之一.构造作用对该构造带上石炭统储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表现在:上石炭统沉积时和沉积后的张性构造控制了上石炭统储层的发育;石炭纪末的云南运动控制了上石炭统的岩溶作用;大池干井高陡背斜的形成使背斜核部孔隙度增高.对上石炭统的岩溶作用和储集性能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下二叠统缝洞型气藏为致密碳酸盐岩单一缝洞气藏,地下总空间体积不大,地层水水体有限,区域上没有连片水体存在,因而气藏中地层水弹性能量可不予考虑,地层水的产出不应视为边水或底水的侵入,而是气藏中天然气弹性驱动的结果。据此将由气水共同占据的单一缝洞气藏作为一个整体,并可认为在气水产出过程中气藏储集空间保持不变,运用物质平衡法原理推导出有水缝洞型气藏的储量计算方法G=(Wp/Bg)+Gp / Pi/Zi-P/Z/ Pi/Zi。对于未产气只产水的缝洞系统,通过一段时间的排水,可利用该方法判断水体上方的天然气储量。  相似文献   
3.
川东石炭系有效储层下限标准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川东石炭系储层划分为中孔中渗(Ⅰ级)、中孔低渗(Ⅱ级)、低孔低渗(Ⅲ级)和超低孔渗(Ⅳ级)4级,提出以2%及50%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界线划分储层和非储层,再依据储层级别及其所处气水界面以上位置,通过对比注入浮力与各级别毛细管阻力大小,来判断储层是否为有效储层的方法──浮力-毛细管阻力比较法。通过比较认为,Ⅰ级、Ⅱ级、ⅢA级、ⅢB级储层只要分别位于气水界面以上5m,25m,60m和100m,即为有效储层。  相似文献   
4.
川东石炭系有效储层下限标准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川东石炭系储层划分为中孔中渗(Ⅰ级)、中孔低渗(Ⅱ级)、低孔低渗(Ⅲ级)和超低孔渗(Ⅳ级)4级,提出以2%及50%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界线划分储层和非储层,再依据储层级别及其所处气水界面以上位置,通过对比注入浮力与各级别毛细管阻力大小,来判断储层是否为有效储层的方法──浮力-毛细管阻力比较法。通过比较认为,Ⅰ级、Ⅱ级、ⅢA级、ⅢB级储层只要分别位于气水界面以上5m,25m,60m和100m,即为有效储层。  相似文献   
5.
川东大池干井构造带上石炭统构造储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池干井构造带是川东高陡构造带之一。构造作用对该构造带上石炭统储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表现在:上石炭统沉积时和沉积后的张性构造控制了上石炭统储层的发育;石炭纪末的云南运动控制了上石炭统的岩溶作用;大池干井高陡背斜的形成使背斜核部孔隙度增高。对上石炭统的岩溶作用和储集性能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目前全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川东气田,运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高效开发的实践,总结并分析概括出了一套气田开发程序和管理方法。这一套实用性强又较全面的程序和方法,在不断积累和完善的基础上,对进一步用于指导气田的正规、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川东石炭系气藏受继承性古隆起的控制和后期的系列次生改造,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有利含气区。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石炭系气藏的类型和不同类型气藏的开发特征,并提出了今后高效开发石炭系气藏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川东地区三叠系嘉陵江组一、二段以碳酸盐台地沉积为主,其中发育的粗结构碳酸盐岩分为三类:正常波浪和潮汐作用控制的滩相粗结构岩、风暴浪和风暴流作用形成的风暴相粗结构岩以及快速潮流作用形成的潮沟相粗结构岩。这三类粗结构岩具有不同的岩石学特征。它们是本区嘉一、二段中主要的有利储集岩。滩相粗结构岩的储集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张高信 《钻采工艺》1997,20(6):38-43
川东石炭系储层作为层状、次生孔隙普遍发育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整体开发的地质基础,气井产能主要受裂缝控制。研究裂缝特征及分布规律,对发挥石炭系整体开发和少井高产有着双重优势。文中对地质特征和开发方式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