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三塘湖盆地构造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二叠系前陆盆地与中生界坳陷盆地叠置构成了三塘湖盆地主体,通过对二叠系和中生界两个主要构造层古构造形迹组合样式分析,认为海西运动期一燕山运动期三塘湖盆地--直处于从南向北挤压应力环境,区域应力场近南北向。海西运动期由于岔哈泉凸起砥柱作用,在马朗凹陷转变为旋扭应力场,从而形成帚状构造体系;燕山运动期条潮凹陷近于平行四边形的边界条件,使得近南北向区城应力场转变为直扭应力场,从而在凹陷北坡形成雁行式构造体系。盆地南缘自海西运动期以来始终处于北东向正压力作用的前缘地带,发育多个大型滑脱断层,形成一系列滑覆构造体系,这些构造体系或单列或叠置,尤其是马朗凹陷南缘,自衣山石炭系推覆体之下二叠系内多个滑覆构造体系叠置,构成三角构造带。三角带断层及裂缝极为发育,是形成裂继性油气藏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2.
地震反演已成为储层横向预测和岩性油气藏勘探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其将横向上密集的地震数据与纵向上高分辨率的测井数据相结合,以具有丰富的高频信息和完整的低频成份的测井资料,补充地震资料有限带宽的不足,用已知的地质信息和测井数据作为约束条件,推算出高分辨率的地层波阻抗资料,由此进一步计算出岩性、电性数据,精细地描述储层的平面展布、深度、厚度、物性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开展精细储层反演工作,描述论证了侏罗系西山窑组大型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及下二叠-上石炭统的火成岩地层风化壳油气圈闭,在盆地的井位论证、油藏评价和储量计算中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考文  王沁 《吐哈油气》2007,12(4):301-306
通过分析吐哈盆地胜北洼陷中下侏罗统砂岩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演化阶段、孔隙结构类型、物性及主控因素,认为压实作用以及碳酸盐和粘土矿物的胶结作用是本区储层砂岩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而溶解作用是改善储层物性最主要的因素。根据前人研究成果,Ⅰ、Ⅱ、Ⅲ型干酪根在排烃之前,会大量生成有机羧酸和酚,尤以Ⅲ型干酪根为佳;胜北洼陷煤系源岩和湖相泥岩均以Ⅲ型为主,且砂泥比接近50%,为次生孔隙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通过古地温场特征研究寻找成熟生油岩分布区带;并结合洼陷流体势分布特征,间接预测砂岩储层可能的次生孔隙发育带,指出了下步勘探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由于城市河流严重受到城市经济过快发展和人口猛增的影响,导致城市河流在其利用和治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使得城市河流生态承受能力下降,自然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文章通过对"河流健康""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内涵阐述,基于重庆市清水溪的调研,剖析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河道的自然化改造、城市河流的生态河提护岸等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策略,以恢复河流的自然功能与状态为目的,从而使得城市与河流和谐相处,实现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5.
二叠系前陆盆地与中生界坳陷盆地叠置构成了三塘湖盆地主体,通过对二叠系和中生界两个主要构造层古构造形迹组合样式分析,认为海西期一燕山期三塘湖盆地一直处于从南向北挤压应力环境,区域应力场近南北向。海西期由于岔哈泉凸起砥柱作用,在马朗凹陷转变为旋扭应力场,从而形成帚状构造体系;燕山期条湖凹陷近于平行四边形的边界条件使得近南北向区域应力场转变为直扭应力场,从而在凹陷北坡形成雁行式构造体系。盆地南缘自海西期以来始终处于北东向正压力作用的前缘地带,发育多个大型滑脱断层,形成一系列滑覆构造体系,这些构造体系或单列或叠置。尤其是马朗凹陷南缘,白衣山石炭系推覆体之下二叠系内多个滑覆构造体系叠置,构成三角构造带。三角带断层及裂缝极为发育,是形成裂缝性油气藏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