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润滑油金属清净剂合成机理的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润滑油清净剂合成机理以及微反应器理论的研究成果,认为清净剂合成中的过碱化反应机理与微反应器理论中渗透反应模型所描述的反应机理相一致。过碱化过程是利用有机酸生成的有机盐将水、促进剂、金属氢氧化物包裹起来形成反相胶束微粒(微反应器),二氧化碳通过渗透进入反相胶束微粒与金属氢氧化物反应得到纳米金属碳酸盐粒子的过程。利用微反应器理论对过碱化反应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清净剂过碱化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可通过微反应器理论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某堆浸矿山矿石金矿物粒度以-10μm的微粒金为主,且包裹金占20.9%。针对该矿石性质,进行了环保型提金剂与氰化钠浸出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环保型提金剂可获得与氰化钠相当甚至更好的金浸出指标,工业试验金浸出率比使用氰化钠提高0.28百分点,新增效益0.17元/t。该环保型提金剂反应动力较强、环境友好、金浸出率高,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青海混合原油润滑油基础油的加工工艺。根据该原油润滑油料的性质,对减压一、二、三线中性油馏分采用正序加工,而减四线中性油馏分及光亮油料则采用反序加工,并分别以精制油的酸值、倾点和颜色号为目标值研究了各润滑油料的溶剂精制、酮苯脱蜡和白土补充精制的加工工艺,确定了合理的大样制备条件和润滑油基础油加工工序。  相似文献   
4.
新疆某地的蚀变凝灰岩型金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是臭葱石、黄铁矿和毒砂,金呈微细粒包裹于其中,同时矿石"泥化"严重并含少量有机碳,常规氰化金的浸出率在40.95%,属于难浸矿石。为了提高金的浸出率,采用预处理后氰化获得了93.89%的浸出率,同时探讨了采用石硫合剂浸出该矿石,并获得了93.51%的浸出率指标。  相似文献   
5.
6.
 研究了在纳米粒子型磺酸镁清净剂的合成过程中引入助表面活性剂环烷酸盐或水杨酸盐,以及改变助促进剂氨基化合物的加入方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冷冻蚀刻电镜观测手段,考察了产品中纳米粒子微观结构的变化,进一步阐明了这些变化与前述影响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提供了优选各种助剂或其加入方式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超碱值石油磺酸镁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梁生荣  何力  张景河 《润滑油》2003,18(1):51-54
以石油磺酸铵为原料,采用红外光谱、冷冻蚀刻电子显微镜观测等方法对所合成超碱值石油磺酸镁产品的组成结构及其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超碱值石油磺酸镁合成过程中水的加入方式对产品碱值及性能的影响,并对水的加入量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在超碱值石油磺酸镁合成过程中,中和时不宜加入水,而在碳酸化时加入水有利于超碱值石油磺酸镁的合成,并可得到性能良好的超碱值石油磺酸镁产品;加入水的当量数应与加入氧化镁的当量数相当,这样可使超碱值石油磺酸镁的合成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用电导法对内燃机油衰败过程研究的可行性。通过实验并与实际使用的内燃机油运行结果对比,证实该方法所得结果能作为评估内燃机油衰败程度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且具有简便、可靠,便于推广等特点。为此还设计了一套实验室内内燃机油老化模拟试验装置。  相似文献   
9.
青海混合原油综合评价Ⅰ.常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青海混合原油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原油和各个馏分的性质。结果表明,该混合原油的相对密度指数大、凝固点高、含蜡量多、特性因数大、硫含量低,系低硫石蜡基原油。实沸点蒸馏及窄馏分性质分析表明,该混合原油初馏点〈30℃,初馏点至200℃直馏汽油收率13.91%,140℃~240℃喷气燃料馏分收率10.61%,200℃~300℃轻柴油馏分收率14.39%,300℃~350℃柴油馏分收率10.83%,350℃前馏分收率合计39.13%,中性油原料占原油42.33%,500℃前馏分总拔出率70.63%,且混合原油灰分含量低,重金属含量不高,氮含量较低,适宜生产燃料和润滑油型炼厂加工。  相似文献   
10.
原料组成对合成高碱值石油磺酸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考察了不同批次生产的石油磺酸铵原料的组成对合成高碱值石油磺酸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外谱图中,在3 200 cm-1处具有明显波峰的石油磺酸铵原料可合成出合格的超碱值石油磺酸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