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8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区采油速度与稳产时间、递减率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区稳产时间以及递减期递减余率大小难以确定等问题,通过对中原油田61个独立小区块进行分析对比,得出采油速度与稳产时间,不同采油速度下无因次采油速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对于新区开发预测稳产时间以及预测递减期产量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得出了水油比与时间在半对数上成直线关系,进而求得斜率与截距预测得含水率比原文更具准确性,而且证明了逻辑斯谛旋回模型在含水后期仍可使用,应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3.
为改进评标过程中的主观性,基于AHP法和熵值法,对灰色关联度传统权重确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即把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相结合,既能满足决策者的主观愿望,又能充分利用客观信息.将该方法用于建设工程投标方案的评价中,计算出各方案的综合评价值,从而为投标单位的合理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濮城油田沙河街组辫状河三角洲储层隔夹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准确的开发地质模型,利用岩心、测井及化验分析资料,详细研究了濮城油田沙河街组辫状河三角洲储层隔夹层的成因类型及分布状况.研究表明,主要沉积成因类型包括:湖泛垂积成因、河漫成因、滞流成因、废弃河道成因、前积及堤岸成因.隔夹层是控制水淹层中油水运动的主要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5.
6.
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以后,主力油层基本上水淹,由于构造、储层非均质性和井况影响形成的剩余油分布零散.针对高含水期多油层油藏的特点,在细分流动单元的基础上,对微构造、储层沉积微相、储层物性和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并建立油藏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对剩余油分布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然后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采取不同的挖潜措施.研究成果应用于矿场生产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与国际上其它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对外合作项目日益增加,这也使得我国的外语学习热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多年以来,英语教学仅重视向学生灌输语言知识,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只注重语言点、语言结构的分析和操练,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这一英语课程的教学宗旨。李岚清副总理指出“学生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学到大学二年级,花了那么长时间,而我们的学生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李副总理的话道…  相似文献   
8.
周期注水技术在严重非均质高含水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数值模拟为手段,详细研究了周期注水技术在沙三下4严重非均质高含水油藏中的应用。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优化周期注水设计方案,在矿场实施后起到了控水稳油的目的,对其它严重非均质油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综合利用露头、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川东断褶带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长兴组储层进行了高频层序分析、沉积相预测和有利储集带预测。将长兴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6个四级层序和10个五级层序;飞仙关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8个四级层序和19个五级层序。在三级层序的层面上,论述了层序特征,进行了沉积相预测;该区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隙,储层发育具有明显相控性,高能环境下的颗粒灰岩经白云化形成的孔隙远高于低能环境下地层的孔隙;鲕滩和生物礁基本上都经历了较好的暴露和溶蚀,一般孔隙发育较好;斜坡、陆棚、泻湖及潮坪多发育高放射性的泥岩,孔隙不发育。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中原油田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层系划分过粗、层间干扰严重问题,进一步改善该类油藏层间储量动用状况,提高水驱采收率,提出了细分重组开发层系的开发思路,通过长岩芯多层水驱油实验、注水井分层启动压力研究、不同类型储层合理注采井网研究,确定出细分重组的技术界限,设计在原注采井网基础上利用挤堵、填砂等成熟工艺技术进行细分开发,在中原油田文南文95块、濮城南区沙二下、胡状集油田等13个开发单元实施后效果明显.本文从细分重组技术政策研究、细分重组主要做法、现场实施及取得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指出了细分重组在中原油田中渗复杂断块油藏中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