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柴达木盆地砾石覆盖区地震采集技术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山前巨厚砾石覆盖区地表及地下结构非常复杂,导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激发、接收和静校正各个环节问题十分突出,所采集的地震资料品质往往较差。针对砾石覆盖区地震资料采集问题,以2006年柴达木盆地所实施的山前砾石区地震采集项目为例,提出了一套针对巨厚砾石覆盖区的地震采集配套技术措施,即利用地震波照明和CRP覆盖次数分析的观测系统设计技术,针对砾石覆盖区表层结构特点的地震激发和接收技术,以及基于初至波信息的近地表建模技术。结果表明:以上配套技术措施能够较好的解决柴达木盆地砾石覆盖区的地震资料成像问题,提高资料信噪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开展了横波地震勘探,但是由于该区低幅度构造发育,横波静校正引起的"低幅"异常与上述低幅度构造相互混杂,难以区分。为此,针对该区横波表层调查难以控制表层横波速度模型的变化、横波近偏移距初至污染严重、横波折射层发育导致高速界面难以确定等问题,首先采用曲线拟合技术预测污染区横波初至时间确保初至完整性,然后采用面波模型与多层折射分层联合约束反演横波表层速度,最后通过基于速度谱分析的层位匹配建模技术确定合理的横波速度界面,形成了横波表层"低幅"异常消除技术,并进行了现场应用及效果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曲线拟合技术可以弥补近道污染区横波初至空白,保证层析反演模型的完整性;②基于瑞雷波的频散特性反演建模可以为确定该区浅层横波速度提供可靠的资料,提高浅层模型精度;③面波模型与多层折射分层联合约束反演能够更准确的反演该区表层横波速度场,较好地建立横波速度模型,消除横波剖面上"低幅"异常现象。结论认为,所形成的横波地震勘探低幅异常消除技术消除了横波静校正引起的"低幅"异常现象,提高了横波地震资料的成像品质。  相似文献   
3.
风成沙漠区表层吸收衰减十分严重,造成地震波下传能量很弱,并且各种干扰极为发育,使得所获地震资料品质低。首先分析了风成沙漠区的表层地质条件以及干扰波特征,然后在应用模型正演和精细表层结构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激发方式、激发井深等试验,找到了较好的激发介质,确定了通过组合激发提高风成沙漠区资料品质的地震激发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常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中,主要是利用二维地质模型进行射线追踪分析,在地质结构较为复杂的区域,仅仅依靠射线追踪方法进行三维观测系统参数论证,其结果往往不准确。以2005年柴达木盆地所实施的三维地震采集项目的观测系统设计为例,介绍通过波动方程正演、照明模拟和三维地质模型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进行基于目标地质体的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5.
传统卫星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存在分辨率低、判读难等缺点,不能满足复杂区地震勘探对空间数据的高精度要求。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航拍高分辨率影像开始应用于复杂区地震勘探。无人机航拍影像的高清晰度和高分辨率的特性,决定了其在复杂区地震勘探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某区块无人机航拍影像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为例,根据无人机航拍影像的高分辨率特性,研究了高分辨率航拍影像在复杂区地震勘探的室内踏勘、地貌分区、物理点室内布设、生产管理等工作中的应用。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项技术后,物理点室内布设准确、合理,且该项技术也能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促进了生产管理的实时、高效。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马海地区由于复杂地表条件和马仙、绿南断裂的影响。使得地震资料信曝比较低,地震勘探难度较大。在2003-2004年进行的三维地震攻关中。通过设计合理的观测系统、精细的表层结构调查、井震联合激发、选岩选层激发等采集技术措施和配套的资料处理攻关。取得明显的效果,形成了适合于柴达木盆地复杂地震地质条件下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为加快柴北缘的勘探开发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柴达木盆地类似地区地震勘探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柴达木盆地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勘探区块的地质结构及地表条件巳日趋复杂。给观测系统设计和论证等工作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在柴达术盆地2005年所实施的二次三维地震采集项目中,利用克浪软件,通过观测系统设计及论证等室内分析手段,为最终合理选择观测系统和布设炮检点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是中国陆上的大气田之一,产层位于第四系,储层疏松,气层埋藏浅。以往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难以识别地震含气异常。本文介绍一套适用于疏松砂岩区地震采集方法,包括小道距、高覆盖次数观测、精细表层调查及建模、优选岩性激发、数字检波器接收和折射静校正等技术。应用这套系列技术,采集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地震资料,较好地消除了近地表异常引起的地震异常,取得了高精度地震资料解释成果。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山地恶劣的地震地质条件使得该区地震勘探久攻不克,"五上五下"均未取得成功。2010年砂37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推动了该地区新一轮的地震技术攻关。通过实施"宽线+震检联合压制噪声"的技术,使得地震资料品质获得大幅度提高。2011年在该区域又开展了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攻关,通过多井组合激发提高有效波能量、多检波器组合压制噪声、高密度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综合静校正技术及多域联合信噪分离技术的实施,使三维地震资料品质有了新的突破。根据新资料开展滚动处理和解释,结合地面地质、钻井资料等,有效落实了英东一号构造,发现和落实了多个钻探目标,为该区域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中,面元内覆盖次数、炮检距分布和方位角分布等直接影响观测系统属性均匀性。若相邻面元内覆盖次数相同、炮检距分布不均匀,则面元内的叠加振幅就存在差异。目前对观测系统属性均匀性的分析多以定性分析图表示,本文在借鉴已有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均值、方差及加权因子概念,改进了三维观测系统炮检距均匀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利用该改进方法分析了三维观测系统参数对炮检距均匀性的影响,还通过模型正演评估了观测系统参数对叠加成像剖面的振幅和频率均匀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炮检距均匀性与振幅或频率均匀性吻合较好,因此本文改进方法能有效分析和评价三维观测系统属性均匀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