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Agadem油田位于尼日尔东南部,是中石油集团在尼日尔勘探开发的主力油气藏。该油田二开井段为215. 9mm井段,钻进地层为Yogou—Donga地层。该段地层上部泥岩段钻进中易出现泥包现象,下部泥岩致密机械钻速低、砂砾岩夹层频繁研磨性强,钻井难度较大,钻进速度缓慢,钻井周期长。为了进行提速试验,在油田实践中采用了以个性化PDC钻头为主导的系列提速措施,使二开全井段平均机速达到了8~12 mh,为邻井平均机速的2倍。在试验中,实现了一趟钻完钻的目标,创下Agadem油田同套地层同井段最高平均机速及单只钻头完钻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2.
微小井眼连续油管(CT)滑动钻井技术是一项易于实现钻井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高效、低成本、环保的新型钻井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微小井眼钻井使用的CT内水眼直径小,钻井液的流阻大。针对该问题,运用数值模拟方法,使用R-S模型计算微小井眼钻井在滚筒上和井筒中CT内钻井液流阻,分析微小井眼钻井CT内钻井液流阻与CT内水眼直径、循环流速、CT长度或井深、滚筒直径、钻井液密度等参数的定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微小井眼CT钻井技术可使用的CT管柱外径为44.45~73.03mm,可使用的钻井液流速为2~3m/s。该研究结果对于推动微小井眼CT钻井技术在中国的推广使用有一定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国内对环空流阻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常规井眼钻井,完全针对?89.0 mm微小井眼CT钻井的环空流阻计算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以?89.0 mm微小井眼为例,基于不同的连续管管径、连续管井深、环空流速和偏心度等参数,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运用双曲模型对微小井眼连续管环空流阻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微小井眼连续管环空流速随连续管管径、井深、流速、偏心度的变化规律,从而实现对微小井眼连续管环空流阻与各个参数相互关系的定量描述。分析结果表明:连续管钻井过程中采用较小尺寸连续管、保证携岩下的较小流速可有效降低连续管环空流阻;通过现场试验与计算的对比分析,优选了满足地面额定泵压与携岩最小流速条件下的最佳流速范围。研究结果可为解决微小井眼连续管钻井流阻大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高校实验室的实际需要,开发BS/CS混合模式的实验室管理系统,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微小井眼连续油管(CT)钻井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但微小井眼尺寸小,导致钻井液流动空间小、排量较小、返速较高、循环损失较大,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使用。为解决微小井眼CT钻井循环钻井液流阻过大的问题,基于赫—巴模型,结合微小井眼CT钻井的特点,计算了CT内钻井液流阻,探讨了CT内钻井液流阻与钻井液平均流速、CT长度或井深、CT内水眼直径、滚筒直径等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滚筒上CT内流阻随钻井液流速增大而呈线性增加且增加幅度更大,使用小排量进行钻进能降低滚筒上的流阻;②滚筒上和井筒中CT内钻井液流阻均随CT的长度增加呈线性增加,而随着CT内水眼直径增加呈线性减小,钻深井时,可使用大管径进行钻进;③CT内钻井液流阻受滚筒直径的影响很小,但随钻井液的流速增大呈线性增加,因此当滚筒上缠绕的CT较长时,可使用多个滚筒进行缠绕,以降低滚筒上CT内钻井液流阻。结论认为,寻找控制和减小微小井眼钻井CT内钻井液流阻的方法和优选适合CT钻井的相关参数,有助于加快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微小井眼连续油管(简称CT)钻井井眼直径小,井眼环空中钻井液流阻较大,严重制约微小井眼CT钻井的推广应用,根据微小井眼CT钻井特点,运用非牛顿的赫-巴流体循环流阻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不同外径、不同长度的CT在不同偏心度情况下钻Φ89.0mm井眼时的环空流阻,研究微小井眼CT钻井环空流阻随CT外径、长度、井眼偏心度、流速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使用外径为25.4~73.0mm的CT钻井,推荐CT环空钻井液流速为0.54~3.10m/s。该研究可解决微小井眼CT钻井循环流阻较大的问题,推动微小井眼CT钻井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井口处的连续油管,考虑残余曲率,通过梁弯曲理论推导出连续油管的形态方程和挠度方程,建立了连续油管截面应力模型和最大允许轴向载荷模型。研究表明,连续油管易在凹侧外表面产生过大压应力,发生强度失效; 连续油管最大允许轴向载荷随着井口处长度增大而减小,随着连续油管壁厚增大而增大。井口处长度对最大允许轴向载荷起主要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尽可能缩短注入头下端和井口位置上端之间的长度。  相似文献   
9.
桩西油田桩139等区块稠油油藏原油黏度高。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因边底水活跃造成油井含水率偏高是其主要生产矛盾,针对这一问题,从调堵增产角度出发,开发了一种新型高强度堵水剂ZXDJ-1,基本配方为6.0%改性锂藻土+0.5%多聚甲醛+0.5%酚醛树脂PN760+1.6%增黏剂+0.4%改性CMC。研究证实,该堵水剂具有较高强度、良好的耐温、热稳定性及封堵性能。采用双管并联模式的驱替实验结果表明,堵水剂的优越性表现在对调堵层位不仅具有强的选择性,还具有高耐冲刷性。堵水剂堵水技术现场应用5井次,应用效果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油井调堵效果,可为类似油藏调堵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