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油气集输管道的腐蚀机理与防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油气集输管道的腐蚀机理与相关的防腐新技术.对于管道的铺设和腐蚀的防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管道的腐蚀主要包括土壤腐蚀、硫化氢腐蚀、二氧化碳腐蚀、二氧化硫腐蚀等.防腐技术主要包括管道外涂层防腐、阴极保护技术、缓蚀剂防腐、内涂层及衬里防腐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常规油气田大多数处于开采后期,随着常规原油的大量开采和储量增长的限制,开采稠油油藏显得十分重要。稠油出砂冷采技术(CHOPS)是被实践证明的一种高效稠油开采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加拿大率先发展起来的一种稠油开采新方法。但是CHOPS属于一次采油,所以出砂冷采后,仍然有大量的原油滞留在地下(大约90%左右),如何进一步开采这些剩余油还有待研究。本文针对目前可行的几种后续提高采收率技术展开对比研究,并综合分析得出了VAPEX是最有潜力的一种提高采收率技术。同时对于进一步做好CHOPS后油井的生产管理工作和科学开发稠油油藏,提出了笔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李传亮提出开发底水油藏的新思维——“隔板理论”,对底水油藏油井的“李氏隔板”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推导出堵剂注入的合理位置。对进一步做好底水油藏油井的稳产措施制定和科学开发底水油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苯酚与醛类活性剂LP为原料,制备了复合型高温交联剂WLX-1,并对此交联剂的作用机理及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确定了交联剂WLX-1的最佳配方:苯酚浓度为300mg/L、活性剂LP浓度为1500mg/L,将其在常温下放置65d后,仍保持良好的交联稳定性。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此交联剂在高温下能生成强凝胶与可动凝胶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将可动凝胶在110℃下放置30d后,其粘度保持率在80%左右,说明生成的凝胶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且该体系成本较低、制备步骤简单、可推广应用到不同复杂油藏的调堵工艺措施中。  相似文献   
5.
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为主剂,酚醛类物质为高温交联剂,制备了适用于高温油藏的弱凝胶调驱体系,确定其最佳配方为:HPAM浓度1 800 mg/L、酚醛类高温交联剂加量1.0%。实验结果表明,该弱凝胶体系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在110℃条件下放置30 d后,其粘度保持率在80%以上。该弱凝胶体系成本较低,制备步骤简单,可推广应用到不同高温油藏的调驱工艺措施中。  相似文献   
6.
在无隔板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许多油井面临着底水锥进速度快、临界产量低、无水采油期短等生产技术难题。借鉴前人研究思路,基于开发底水油藏的隔板理论和双层完井排液压锥技术,对无(天然)隔板底水油藏的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人为注入堵剂(人工隔板)与排水压锥技术相结合的有效开发无隔板底水油藏的新方法,对于科学、高效、合理开发底水油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双层完井排液压锥是一种相对新颖且有效的控制底水锥进的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为了更好地将其技术应用于开发底水油藏,针对Wojtanowicz A.K.提出开发底水油藏的新思维“双层完井排液压锥”,对底水油藏油井的排水量问题进行了研究,推导出油井产量与排水量的关系,这对进一步做好底水油藏油井的生产管理工作和科学开发底水油.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低温高渗透油藏调堵剂ZJ-1,确定了调堵剂ZJ-1最佳配方:2000mg/LHPAM、1%有机铬交联剂、1%有机酚醛交联剂、1%稳定剂及淡水。结果表明,调堵剂ZJ-1能在低温成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封堵性和耐冲刷性。  相似文献   
9.
稠油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稠油常规热采技术的缺点是效率低、成本高、消耗大,而冷采技术可以弥补此缺陷.现在稠油冷采技术主要有稠油出砂冷采技术、注CO2开采技术、微生物开采技术、VAPEX开采技术等.综合各种开采技术的优缺点,复合开采稠油油藏技术逐渐成为开发稠油油藏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魔芋葡甘露聚糖(KGM)是魔芋粉的主要成分,是已知植物胶中黏度最大的天然高分子多糖,韧性强、具有独特的凝胶性能。通过组分用量优选得到了KGM堵剂最佳配方:粗品KGM 6.0 g/L+聚合物HPAM(M=2500×104,HD=25%)1500 mg/L+增强剂1.0%(体积分数)+硫脲100 mg/L。该优化配方堵剂热稳定性良好,在110℃下老化60 d后的胶体强度为G级,成胶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90~120℃的性能十分稳定。岩心封堵实验表明,随着堵剂注入量的增加,岩心封堵率提高,最高可达99%以上。对多孔介质的封堵率随堵后注水速度的增大而减小。该堵剂具有可被驱动性,泵入速度增大则突破压力与突破压力梯度越高。岩心注水冲刷50PV后的封堵率大于90%。KGM堵剂只封堵出水层,不封堵出油层,便于现场应用。图3表5参1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