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海洋石油再用油管磁记忆检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海洋石油再用油管在长期服役后容易失效而引发井下事故,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检测。为此,研制了海洋石油再用油管磁记忆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由上下料机构、传输机构、检测台、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检测分析软件等组成。传输机构采用减速电动机带动V字形辊轮的方式,可保证油管传输的稳定性;在检测台上设计了大、小检测环,可实现多规格油管的检测;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是油管本身剩磁场的水平分量,水平分量不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可实现无盲区检测。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可检测油管的腐蚀、裂纹、管体变形等各种缺陷。  相似文献   
2.
红外光谱成像遥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气体泄漏监测技术,因缺乏现场试验支撑,鲜有应用。某炼化企业应用该技术在罐区、装置区以及烟囱等区域开展了现场试验,并对罐顶气样进行了气相色谱法分析,将光谱遥测数据分别与环境气样气相色谱法分析数据和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红外光谱成像遥测识别的气体组分与气相色谱法分析组分相同,浓度变化趋势与污染源在线监测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有效识别了苯、甲苯以及二氧化硫等十余种组分,构建了气体扩散羽流轨迹,实现了可视化显示,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试验支持。  相似文献   
3.
溢油现场控制燃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津滨海新区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多时相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依据围填海动态监测技术方案,提取1975年~2015年间13期围填海信息,结合沿海边界线长度、围填海面积、地表覆盖分类信息及建设用地供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从而为海洋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信息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石油石化站场设备繁多,挥发性介质泄漏易造成安全事故。目前站场点式、线式等固定式检测设 备存在泄漏检测反应滞后、泄漏点定位困难等缺点,便携式检测设备人工巡检工作量大。文章对可调谐二极管 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红外多光谱技术和红外高光谱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红外成像检测技术 在泄漏检测方面优势明显,具有视频成像、反应迅速、定位准确、连续监控等优点,有望在石油石化行业普及。  相似文献   
5.
地基沉降是大型储罐建造或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尤其是地基不均匀沉降会造成大型储罐罐壁椭圆化,严重时造成浮盘卡阻。文章根据某10万m3原油罐的实测沉降数据,利用傅里叶级数方法对沉降数据进行谐波提取和曲线拟合,开展了实测地基沉降储罐的结构有限元分析。有限元模型考虑了储罐与地基相互作用及罐体与罐底沉降的耦合作用,研究讨论了罐壁危险区域每层壁板的应力和变形分布规律。研究结果为企业开展储罐地基沉降安全评估提供了一定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7.
在分析套管损坏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检测手段对油层套管的损坏情况进行检测,对油田企业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延长套管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对磁记忆信号和套管炮眼形状的定量关系进行了探索,并将磁记忆检测方法用于井下套管的检测中,提出了基于磁记忆检测技术的套管安全评价流程,得到了不同孔径炮眼与磁记忆检测信号的对应关系。运用米泽斯屈服条件对射孔段套管的强度进行了分析评价,在模拟套管内部全掏空的情况下,测试段套管最大等效应力值小于其屈服强度,依然满足生产要求,但由于孔边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套管的安全状态受到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炼化企业设备、管线多,工艺复杂,介质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一旦发生泄漏,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现有常规检测技术受检测能力限制,无法满足远距离、大范围、实时检测的需要。通过分析国内外机载泄漏检测技术、多光谱技术、高光谱技术、基于可见光的智能识别泄漏技术、可调谐二极管激 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等多种泄漏检测技术,对比其原理、适用性及优缺点,认为多光谱技术、TDLAS技术 在泄漏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套管损伤磁记忆检测信号的量化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所开展的套管损伤磁记忆损伤判据试验研究成果,对套管损伤的量化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在介绍套管损伤磁记忆信号三维图像重构机理的基础上,借助层间匹配和插值处理,并引入权重,修正插值数据,提高了缺陷重构的精度,同时用HSV彩色空间实现了缺陷图像的显示。通过对局部缺陷处信号的二次重构和对缺陷区域二维断层轮廓信号的分析,确定了缺陷长度、宽度和深度,获得了套管缺陷的表面轮廓,达到了对缺陷可视化识别的目的。应用研制的套管损伤磁记忆检测装置对射孔套管进行三维图像重构和缺陷识别,验证了装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鉴于现有高压管汇检测手段在评价管汇损伤程度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金属磁记忆方法的高压管汇损伤检测评价方法。利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压管汇冲蚀磨损试验机及磁记忆在线检测装置,开展了高压管汇材料30CrMo的冲蚀磨损磁记忆在线检测试验研究。采集信号经滤波处理后,二维重构冲蚀扫描区域的磁场梯度信号云图,观测云图可清晰地发现,在云图中心位置出现亮斑,并随着冲蚀时间的延长,亮斑面积逐渐增大,这与试样表面冲蚀坑大小的变化相符,说明磁记忆检测技术能够较好地识别高压管汇材料的冲蚀磨损状态,为进一步评价高压管汇的冲蚀损伤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