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海洋污损生物的粘附已经成为人类开发海洋的一大障碍,研究海洋污损生物的粘附机制对航海运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包括双壳类,多毛虫,菌类等在内的三种海洋污损生物的表面粘附机制,三者释放的粘附蛋白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防水性的特点,对基底具有极强的粘附能力。这种功能主要源自核心的3,4-二羟基苯丙氨酸(DOPA)介导交联和其与基底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其启发,可以设计开发多种基于DOPA的抗粘附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及防水粘结剂等,均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水解产生的淀粉样肽(Amyloid beta,Aβ)会相互聚集形成具有神经细胞毒性的寡聚体和纤维。这是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最重要的病理学特征之一。Aβ在细胞膜等界面上的聚集行为显著影响它的毒性。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亲疏水性、电荷分布情况会显著影响Aβ在界面上的吸附情况,并诱导Aβ从无规构象转变为更易聚集的β折叠构象。总结了Aβ的产生和它在溶液中的聚集过程,重点阐述了界面在抑制Aβ聚集中的作用,指明了界面的亲疏水性以及电荷分布等性质对Aβ聚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控制材料表面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进而对包括细胞及生物分子在内的生物个体在表面的行为进行操控是生物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自然界中的生物系统表现出许多独特的性质,1)自然界中生物材料的优越性与表面的多尺寸微纳米结构有关;2)生物系统通常采用多重弱相互作用,如氢键作用、亲疏水效应等来解决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问题;3)自然界中的生物分子通常是手性分子并且偏好表现为某一特定的对称构型。总结了以这些特征而设计的带有独特功能的新型生物界面材料,重点阐述了纳米界面材料、智能生物界面材料和手性生物界面材料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