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1.
Shushufindi油田是厄瓜多尔Oriente盆地最大的油田,1970年由美国德士古公司发现,现已生产原油超过10×108bbl。油田开发初期,实施边缘注水开采,由于1999年底开展油藏模拟研究,该油田于1999年停止注水。目前,油田通过活跃水驱产出大量的水。通过油藏动态模拟综合研究,优化了油田生产动态,提高了油田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下二门油田微凝胶驱微观驱油机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凝胶驱油技术是将传统的凝胶堵水调剖与聚合物驱的特点综合于一体,可解决聚合物驱中聚合物用量高、耐温抗盐性差、污水配制困难的问题。结合下二门油田油藏特点与开发状况,利用微观真实砂岩模型进行了驱油实验,研究了微凝胶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规律以及微凝胶调驱提高采收率的微观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微凝胶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优先进入大孔道,然后变形通过窄小孔喉;改向作用和黏弹作用是微凝胶调驱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微观机理。  相似文献   
3.
南海东部底水驱砂岩油藏大多为高孔高渗储层,天然能量充足,以水平井开发为主.在生产动态资料分析油藏驱替特征、统计分析单井含水上升规律基础上,研究油井的水淹类型、水淹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水淹规律研究为底水油藏开发效果评价及开发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开发中后期油藏精细描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田开发中后期面临的复杂问题,提出了该阶段油藏精细描述的新概念。归纳现今油藏描述的八大特点,阐述了今后油藏描述的发展方向。明确开发中后期油藏精细描述的基本任务、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其在研究剩余油分布和综合调整挖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岩心数据和取心井测井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流动带指标将孤东油田馆陶组3~6砂组划分为三类流动单元。通过研究流动单元与剩余油饱和度、渗透率的对应关系,建立了利用流动单元流动带指标预测剩余油饱和度和渗透率的解释模型。该模型预测的剩余油饱和度和渗透率精度高,取得了良好的地质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NHB油田是珠江口盆地(东部)一个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小型多层砂岩油田,油层厚度较薄,主要采用大斜度井多层合采,由于大斜度井作业困难,油田无生产测井、分层测试资料,常规历史拟合的多解性对剩余油分布研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提出了采用时移测井饱和度拟合指导油藏模型校正的新方法,其主要思路是将随钻测井解释饱和度作为拟合参数,通过拟合模型饱和度和对应时间同一位置随钻测井解释含油饱和度实现对地质模型的迭代修改,再结合常规历史拟合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油藏剩余油分布进行分析,使模型逐渐接近油藏实际。应用效果表明,采用生产数据和时移测井饱和度双参数拟合方法显著降低了油藏模型多解性,为油田精细开发提供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论述了固液界面吸附理论,探讨了化学驱中聚合物的吸附损耗机理及影响因素。为了测定聚合物的吸附损耗,建立了聚合物的浓度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测定了驱油剂在渤海绥中油层条件下的静态吸附量。在静态吸附实验中,测定了疏水缔合聚合物单一组分溶液在绥中岩心砂上的静态吸附量,作出了4条吸附等温线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实验表明:当聚合物的浓度达到700mg/g,液固比为5 ml/g时接近饱和吸附;聚合物吸附时间为18h时基本达到饱和吸附;聚合物在净砂上的吸附量大于在油砂上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